当车辆在公路上疾驰时,若前方路段突发交通事故,现代智能交通系统会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导航软件将实时推送事故预警,路面电子情报板同步闪烁警示信息,路段交警第一时间前往事故现场进行处理,形成多维度的立体化预警网络。
支撑这一高效运转的核心,正是由拱墅区文晖街道东启数研(杭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主导研发的交通仿真平台TASP,这个被誉为“公路交通智慧大脑”的智能中枢,正以毫秒级响应速度构建城市交通治理的新秩序。
交通仿真平台TASP
01
国产替代,攻克“卡脖子”难题
东启数研(杭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是一位极具才华的90后男生——黄凯,他带领着一群来自交通工程、计算机专业的工程师们,让一串串天书一样的代码服务于人们日常生活,成为智慧交通的“共建者”。
“我希望学术研究并非束之高阁的理论探讨,最终的落脚点是能够深度融入并切实改善人们的生活。”在博士期间,黄凯前往了全球交通工程领域排名首屈一指的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进行深造。彼时,他敏锐地察觉到国内交通仿真软件领域长期被国外产品主导的困境,回国创业的种子也在那时深深埋下。
黄凯与同事交流业务
黄凯带领团队以破局者姿态挺身而出,用5万多行的底层代码一点一滴绘制出交通仿真模型平台。团队不仅研发出基于交通大模型的三维仿真孪生系列产品,更将核心使命锚定在关键技术国产化替代上。通过团队的自主研发,成功攻克了交通仿真领域的多项“卡脖子”技术,构建起完全自主可控的仿真平台体系。“一套交通仿真孪生底座”更是突破了国外传统交通仿真软件的技术壁垒,创新出了超大规模路网加载并行计算技术与宏微观一体化仿真技术。研发成果也获得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荣誉。
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证书
今年年初,黄凯团队凭借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前沿探索与深厚积累,主编了《公路行业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路线图》,以交通运输典型场景带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东启数研(杭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也成为了国家数据局“可信数据空间”参建单位之一。
02
技术落地,智慧交通显成效
在杭州某高速建设过程中,团队面临诸多挑战,作为全国首条“智慧云控高速”,需实现全线100余公里范围内车路协同系统的毫秒级响应,同时还要解决跨域传输中的安全融合难题,构建出适应未来自动驾驶的动态交通控制模型。
东启数研(杭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针对这些痛点,黄凯带领团队公司创新性搭建了交通智能体三维仿真孪生底座,运用团队核心技术,为高速公路环境感知、交通建模、辅助决策提供解决方案。这些实践不仅验证了交通仿真大模型系列产品技术的可行性,更为我国新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数字样板”。在雄安新区、杭州某智慧高速、绍兴某综合枢纽等项目中,团队承担了关键技术攻关任务,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管、养、运等环节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
03
政府支持,营造良好创业环境
说起为什么要将公司设立在杭州时,黄凯笑着说:“去年上半年,我们公司在拱墅区文晖街道顺利完成注册。令人欣喜的是,公司一落地,便充分享受到了各项政策补贴。拱墅区和街道的工作人员为我们提供了全程一站式服务,让我们省心又省力。就比如前不久,我们成功拿到了“大运英才”创业项目补贴,这笔资金对我们公司后续的发展而言,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黄凯与团队准备“浙港杯”复赛
近几年,杭州人工智能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强劲态势。而作为杭州中心城区的拱墅正加快建设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高水平打造时尚之都。这一战略举措不仅为区域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也为像黄凯这样从事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人工智能业务领域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提供了广阔空间。
回看从事智慧交通这些年,黄凯更加坚定了自己当初的选择。接下来,他将带领团队继续探索建立更加高效的交通仿真模型,在智慧高速、智慧公路、智驾仿真等多场景提供最佳解决方案。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赋能城市建设,构建智能化、精细化的城市管理体系,实现城市运行的高效、有序与可持续,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安全、便捷,这正是我们想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