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杭州半山国家森林公园里,一群小学生观鸟时,忽见一只黑羽巨喙的黑色大猛禽借气流翱翔。
“秃鹫!”这个近30年杭州野外难觅的身影,让大家满心雀跃。
今年春天,运拱墅区工作人员又在运河边寻得对水质极度敏感的 “生态活化石”——中国淡水蛏。
拱墅位于京杭大运河最南端,因运河之水的滋养孕育而繁华,也一度因市井、工业、漕运文化交织,面临水质、空气、环境等错综复杂的生态治理命题。
这些年来,拱墅一边发展一边治理,逐渐探索出一条独特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健康管理路径,成功入选浙江省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区,不仅让居民生活更舒心,更吸引众多新物种安家落户。
如何管出健康的环境?
环境和健康虽分属两个不同领域,却是密不可分的生命纽带,空气、水源、土壤、声音.....这些是环境问题,也是生命健康的底座。
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更高境界,是环境健康、身体健康。
要实现“双健康”,就需要管理,用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持续不断地改善环境质量。
在环境健康管理实践中,拱墅区针对“天、地、水、声”打出了一套“独门秘籍”。
管天有“智慧眼”,大气在线监测系统结合网格监测体系实时管控,依据空气质量发布 “三色预警”。一旦发现污染,不仅能精准溯源污染来源,还会绘制成污染源动态地图。
管地下“硬功夫”,加强土壤修复,同步打造149个“无废细胞”,带动全民参与减废。
管水靠“长效策”,持续消除劣V类与黑臭水,构建智能监测管理体系,对河道、闸泵站及地下管网实时监控,让运河水岸线成为风景线。
管声音出“快响应”,18个街道全部布设了噪声自动监测网,能智能识别声源、追踪定位,从发现到处置,实现1分钟派单、5分钟到场、60分钟闭环,打造“宁静小区”。
老城区,“静下来”
从杭州文晖大桥北望,清澈运河与林立楼宇相映,作为杭城东大门的文晖街道,如今已是城市核心区。
武林之星博览中心
运河、上塘河、备塘河水清岸绿,东新河、长浜河、南应加河风光旖旎,这里水系环绕、景致宜人,杭氧老厂房蝶变为武林之星博览中心,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潮流地标。
地处市中心,拥有便利的交通与丰富的生活场景,文晖虽然少有天然环境问题,但居民对生活品质却有着更高要求。
当下,这道考题更难一些——正在建设推进中的“大和平商圈”建筑工地众多,让大量居住在让老旧小区的居民曾承受着双重噪音困扰。以新德佳苑小区为例,10幢住宅楼居住着2860名居民,周边有7个在建工地。
双管齐下改善噪音困扰,同时实现“宁静小区”和“宁静工地”,成为文晖进行环境健康精细化管理的关键考题。
为了改善噪音,文晖街道先后在辖区建筑工地、人流密集场所等固定噪声源周边建立噪声自动监测一级主站、二级辅站和三级便携式流动监测声级计,形成三级噪声监测网络,可实时显示着噪音分贝,根据标准进行预警。
文晖街道智慧工地平台
管理人员利用“宁静工地”数智化监管平台,通过远程视频监控及声级计、声学相机等先进设备实时监控建筑工地,要是有违规噪声施工,还能“远程喊停”。
除了技术手段,文晖还有一支“静博士”队伍。志愿者们4人一个小组,拿着微型检测仪对沿街商铺、小区周边工地等噪音进行巡查。
“你们外面音响放太重了,我们监测到已经超100分贝了,麻烦你们关关掉。”在一家水果店,志愿者庞云泰发现音乐开太响,劝店员调小一点,“店员很配合,噪音扰民大家都还是有共识的,一般劝阻都能接受。”
特殊情况也有“特殊办法”。特别是广场舞,声音小了跳舞的听不清,大了周边居民不堪其扰。
定向音响
像新德佳苑楼下的社区老年服务中心门口,是一个固定的跳广场舞点位。街道在这里安装定向音箱,更精确地控制声音的播放方向、声音的大小,减少对四周居民的影响。
新界面,“动起来”
如果说,市中心的环境管理从精细化做文章,那么,城市“新界面”的环境管理则像百科全书一样——全面!
康桥街道位于拱墅最北段,坐拥4.8公里运河线,是拱墅区最长的运河岸线。但不同于拱墅南段“十里银湖墅”的商业繁华,北段在很长一段内充斥着渣土码头、热电厂等重工业。
界面焕新,是环境健康管理的第一步。
近年来,谢村渣土码头、物产码头、杭州炼油厂、杭州煤制气厂等重工企业的搬迁、关停,9个城中村整村拆迁,腾出500多亩留用地。
随之而来的是大运河东岸景观带、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院、大城北中央景观大道、杭钢河电厂河景观带、义桥老街等一片片滨水空间,形成全长12公里的绿道。
随着城市界面缓缓打卡,越来越多年轻人来到康桥工作生活。根据官方预计,未来5年,康桥人口将从8万增长到15万人。
环境健康管理更进一步,便是要让好环境赋能大家的好身体。今年两会,国家喊话大家进行“体重管理”,其中重要的一环是动起来。
将风景线变成“运动场”,便是康桥给出的第二个管理“处方”。
目前,康桥已经建了34处嵌入式运动场、119处体育场地设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5.37平方米,让大家10分钟内就能找到运动场地。
昌运篮球公园
在“好社区”运动健康中心,这张“处方”更加具象——运动健康门诊和惠民健身房成为一体。医生坐诊把脉,开具“运动处方”;专业健身教练根据处方,定制运动方案;有了定制方案,运动起来事半功倍。
康桥街道“好社区”运动健康中心
为了调动大家运动的积极性,还为2800多位居民建起健康档案,在运动健康中心大屏上,会员的健康数据随着他们的运动状况实时跳动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