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拱墅新闻网>今日要闻
六大亮点,一览浙江“十四五”成绩单
拱墅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09-27 19:15   

图源:浙江发布

五年时间,六千多万浙江人,能书写出一张怎么样的答卷?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浙江省政府新闻办将举行浙江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浙江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

9月26日,记者从首场发布会了解到,过去的五年是浙江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浙江深入践行“八八战略”,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深入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等“十项重大工程”,成功举办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经济稳进向好、社会安定有序。

根据对“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评估,浙江各项目标任务实施总体符合预期,呈现出六大亮点。

亮点一:综合实力实现新跃升

“这五年,我们始终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坚定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担当,综合实力实现新跃升。”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杜旭亮表示。

从经济总量看,浙江五年连续跨越7万亿、8万亿、9万亿元三个大台阶,今年预计可以达到9.5万亿元左右,占全国份额提升至6.7%左右。

从经济增量看,“十四五”期间浙江经济总量增长接近3万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杭州加一个台州的经济体量。

五年时间连跨三个大台阶,离不开浙江在重大项目投资上的智慧和眼光。“十四五”期间,浙江项目投资预计年均增长9%以上,高于面上GDP增速3个百分点左右。比如突出战略导向,杭绍甬高速、沪苏湖高铁、杭州地铁三期、萧山机场三期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竣工投运。

民营企业也是浙江经济的重要支撑。2025年上半年,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67%以上的生产总值、70%以上的税收、80%以上的进出口、85%以上的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贡献高于“十三五”。

亮点二:新质生产力焕发新动能

发布会上,一组数据引起记者注意: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1/3,培育形成现代纺织与服装、绿色石化、高端软件、智能物联、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5大万亿级产业集群。以新能源汽车为例,2024年我省产量超过92万辆,比2020年增长了12倍。

这些数据,共同指向一个词——创新。过去五年,浙江锚定全面建成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努力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把创新摆在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具体来看,浙江抓住人工智能这个关键变量,一体推进教科人一体化改革、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两篇大文章”,加快构建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让创新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先行的鲜明标识。

系列举措,让浙江创新活力迸发,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至全国第4。

亮点三:人民生活获得新改善

浙江是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共同富裕示范区。“十四五”期间,在缩小“三大差距”上,浙江不遗余力,人民生活获得新改善。

从省域看,浙江建成杭州西站、杭温高铁、杭衢高铁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强化省域一体发展;从区域看,深化山海协作,山区海岛县实现GDP县县破百亿,设区市之间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最低倍差缩小至1.54;从富民增收看,2024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24年、40年居各省区第1,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1.96缩小至1.83。

“突出共同富裕。”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曙明表示,浙江聚焦群众所盼领域,扎实推进一批惠民生的重大项目建设。

比如浙江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公共服务“七优享”,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其中,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重大项目每年投资1000亿元以上,建成使用保障性租赁住房74万套。

亮点四:发展活力得到新增强

浙江是吃改革饭、走开放路发展起来的。这五年,浙江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以开放的姿态拓展发展空间,让全省发展活力持续迸发。

改革动能持续释放。浙江聚焦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实施“民营经济32条”,深化信用浙江建设,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全国工商联万家民企评营商环境,浙江连续4年排名第一。民营经济“金字招牌”越擦越亮,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数量连续27年全国第1。

开放能级显著提升。这五年,浙江突出平台提能、枢纽建强、模式创新,加快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面对外贸变局,浙江打好“稳拓调优”组合拳,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年进出口总额突破5万亿元,出口占全国份额提高至15.3%。

亮点五:文化软实力实现新提升

浙江不光是经济热土,还是“文化名邦”。这五年,浙江立足深厚人文资源优势,始终以文化建设“八项工程”为统领,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浙江文化的感染力、影响力全面提升。

不少“大事”,仍历历在目。犹记得,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向世界奉献了一场“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文化盛会;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良渚论坛”等重大文化活动平台,进一步提高了浙江在全球的知名度美誉度;网文网剧网游文化“新三样”成功出海,《黑神话:悟空》成为全球现象级“爆款”产品,浙江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升至7.2%。

在涉及文化软实力的重大项目投入上,浙江也很舍得花钱。比如贴近百姓建成1600多家城市书房、1.8万余家农村文化礼堂,还建成投运亚运场馆等一批标志性文体项目。

亮点六:美丽浙江展现新面貌

提起浙江的生态环境,不少人会竖起大拇指。

如今的浙江,开窗见绿、出门见景,全民共享生态福祉,到公园休闲观光、锻炼身体,低碳骑行、野外露营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新时尚。

美丽浙江不光体现在生态环境上,还有发展理念和模式上。

“浙江能源结构更优。”省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陈海涛表示,这五年,在供给侧浙江大力发展核电、光伏、海上风电,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历史性超过火电比例,五年提升了近20个百分点,光伏取代煤电成为了第一大电源。在消费侧则持续推进节能减煤降碳工作,煤炭消费占比低于全国15个百分点左右,用电量中每3度电就有1度绿电。

浙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五年来,浙江建成全国首个生态省,“蓝色循环”再获联合国最高级别环境奖项“地球卫士奖”,绿色已然成为浙江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记者了解到,浙江接下来将坚持思想引领和战略牵引相统一、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相统一,着力破解资源要素缺乏、发展动能减弱等新的“成长烦恼”,把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各项部署安排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浙江的下一个五年行稳致远。


来源:潮新闻  作者:记者 郑亚丽  编辑:汪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