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浙江以交通强国试点为牵引,着力构建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省域、市域、城区”3个“1小时交通圈”基本建成。
近日,连接杭州与衢州的杭衢高铁进入联调联试阶段。杭衢高铁是全省“大通道”建设标志性工程,全长13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桥隧比达78.7%,预计年底前具备开通运营条件。
铁四院杭衢铁路项目部经理 耿 杰:建成运营后,将在环杭州湾经济带和金衢丽经济带之间,构筑起一条高效便捷的交通大动脉和经济纽带。
距离杭衢高铁衢州西站不到3公里,衢州市体育中心“一场三馆”项目(二期)即将竣工验收。当地正计划依托这条高铁新线路带来的人气,引入大型体育赛事和演唱会,培育“高铁枢纽+体育演艺”的文旅体经济新模式。
衢州市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支 乐:抓住这个好的机会,好的机遇,通过赛事来推荐我们的场馆,来吸引更多更好的赛事,落到衢州。
“十四五”以来,浙江一体统筹铁公水空邮发展,加快提升枢纽能级,强力支撑“双循环”。五年来,随着杭台高铁、杭温高铁等一批标志性重点工程的相继建成,截止去年底,浙江高铁里程已突破2191公里,全省铁路里程达4160公里,“轨道上的浙江”加速形成。
省交通集团轨道交通管理部总经理 张 奕:近五年来,我们浙江省的铁路投资保持高位,基本实现了浙江省三个“一小时交通圈”和长三角主要城市的“两小时高铁交通圈”。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加快聚合,带动沿线地方经济的发展。
内畅外联、经济高效、泛在先进、安全绿色、整体智治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区域发展的主动脉,五年来,浙江重点突出高水平交通强省、建设世界一流强港等重大战略实施落地,省主要领导牵头、多次召开交通强省动员部署会和工作推进会,形成“一把手”带头、全员攻坚的火热氛围,强势推进重大交通项目的同时,也推动路网向山区海岛县加快延伸。
在丽水,连接丽水松阳、遂昌、龙泉三个山区县的义龙庆高速项目现场,丽水段首片桥梁开始铺设。建成后,义乌与丽水的车程将缩短1小时,促进浙西南山区更好融入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及杭州、金义都市区。
义龙庆高速丽水段指挥部副指挥 黄国洪:能带动浙西南山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项目的建成通车,进一步加强长三角与海西经济区联动发展。
一路通,百业兴。家门口即将通上高速,松阳县斋坛乡庐东村的茶农蓝信根把目光放到了长三角市场,计划投资20万元扩种自家的茶园。
松阳县斋坛乡庐东村村民 蓝信根:现在我们可以大胆一点,种多一点,交通好了,方便了效益也好了。
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 “十四五”期间,浙江大力推动“交通+”融合模式,温州168黄金海岸线、台州1号公路、湖州环太湖公路等19个交旅融合项目入选国家典型案例,杭州“千年运河·钱塘宋韵”等3条航线入选国家级精品航线,“四好农村路”2.0版建设获评全国示范县33个,成为国家级示范县比例最高省份。一条条畅游路、风景路、致富路,进一步放大交通经济带动作用。
陆路通达,海空联动,数字见证跨越:“十四五”以来,浙江高速公路里程达5615公里,10万人口以上城镇高速公路通达率提升至87%;航空旅客吞吐量突破8400万人次,全省机场的国际及地区通航点达118个,实现五大洲全覆盖。宁波舟山港累计开通国际航线250余条,货物吞吐量连续16年居全球第1、集装箱吞吐量连续7年居全球前3。一个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正在形成,为浙江的高质量发展打开更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