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杭州文二路万塘路口非机动车自觉排队让道的短视频被发布到网上,就一直有网友希望“一个路口的星星之火能成燎原之势”。为此,记者于9月多次前往主城区各核心路段蹲点观察。9月19日,杭州日报联合杭州市文明办、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发出了题为《礼让“三分”,你愿意做“领头羊”吗?》的文明倡议,倡导广大交通参与者共同努力,将非机动车自觉排队让道这一文明现象扩散开去。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五湖四海的游客来杭游玩,作为热门旅游目的地的西湖景区交通压力倍增,前往西湖景区的各条主干道也更为繁忙。在这样的情况下,非机动车还能“各行其道”吗?从刷网络短视频到亲眼所见、亲身体验,游客们对于我们的礼让“三分”又有何看法?长假首日,记者兵分多路,前往西湖景区周边核心道路进行了观察和采访。
观察
观察点位:延安路庆春路口
通行情况:“领头羊”作用比平日更显著
延安路庆春路口是连接西湖景区与武林、湖滨两大商圈的重要枢纽,长假期间,该路口的繁忙程度不言而喻。记者观察发现,该路口每个方向的人流、车流都相当可观,大流量模式基本要持续至夜间。
由于日常就要承担较大流量,该路口的非机动车道相对较宽,可并排容纳4至5辆车,因此,左转和直行的等待车辆可以各排成2列。其中,延安路北向南非机动车道还划定了左转、直行、右转车道,为“各行其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不过,即使道路条件不错,在长假期间的大流量下,仍需骑车人自觉排队让道才能保障高效通行。记者在延安路北向南非机动车道连续观察了10个灯次后发现,最多时有超过50辆车排队等候通行,而绝大多数车辆能够做到“各行其道”,为其他车辆留出通行空间,通行情况忙而不乱。同时,记者发现,在大流量下,“第二第三辆效应”显得更加重要。当红灯亮起,第二辆、第三辆停下的车有序排成一列后,后方的车辆便会自动排队,“领头羊”的作用较平日更为显著;反之,如第二辆、第三辆车排队有错位,对后方车辆的示范效应就会打折扣。
记者在观察中还发现,与工作日相比,长假期间有更多的游客通过租用共享单车前往西湖景区,其中,有不少游客是首次来杭游玩,对道路环境并不熟悉。因此,在骑行途中,前方车辆的行驶习惯会对他们产生明显的影响。尤其是当本地的电动车自觉排成一列,绝大多数游客也会有序停车排队,顺便翻看手机导航。在这种情况下,“领头羊”就更需做好示范。
观察点位:曙光路灵隐路口
通行情况:车道较窄,交通引导发挥了大作用
曙光路灵隐路口是前往北山街、杨公堤、灵隐寺等核心景区的重要路口,每逢节假日,该路口就进入“大车流+大人流”模式。记者来到曙光路时,东向西车道准备左转进入北山街的非机动车已经排了14辆,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占了一半。
记者观察发现,此处非机动车道较窄,宽度仅3米左右。为了方便右转车辆通行,路口处向右进行了一定拓宽。同时,路口左转红灯和直行红灯的重叠时间很短,尽可能减少了左转和直行非机动车同时排队等待的情况,既提高了通行效率,也给右转车腾出了空间。尽管如此,受限于道路本身宽度,该非机动车道难以像其他路口一样出现左转、直行并排分两列让行的场景,但大部分左转车辆能够做到尽可能“贴边”,直行车辆则会尽量贴住左转队伍,给右转车辆让出通行空间。
记者还注意到,路口的执勤交警会不时提醒骑车人注意停车位置,骑车人也都表现出了极高的配合度,偶有占据右转空间的直行车辆,也都能很快调整位置。尽管路窄车多,在记者观察的一个多小时里,整个路口几乎没有非机动车鸣号、响铃催促的情况。
观察点位:环城西路凤起路口
通行情况:最“贴近”的路口,也最“和气”
环城西路凤起路口是武林商圈前往断桥等热门景点的重要交通点位,节假日期间,无论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流量都相当大,其中,有不少租用共享单车的骑车人经此路口前往北山街。
记者来到凤起路东向西非机动车道时,正遇到左转和直行红灯。该非机动车道宽度约4米,被划分为左转直行混合车道和右转车道,随着车辆陆续停下,左转、直行两条队伍很快成形。队伍中有不少是家人、朋友结伴而行,停车后,他们会用回头或向前张望的方式确认彼此位置。观察多个灯次后,记者发现,该处最多时有20多辆车有序排队,左转和直行的队伍一般长度相当,这可能与直行、左转前往北山街的距离相差无几有关。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长假期间经凤起路前往景区的机动车流量非常大,转弯时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难免“打照面”。尽管两股车流都规模不小,但彼此间始终保持“和气”,没有因为互相抢行而导致通行滞缓的情况出现。
相对来说,环城西路的非机动车道更为宽敞,能同时容纳4辆车并排,因此,排队较短,车辆通行也更从容。
声音
“这是非常好的素质教育”
除了美景、美食、美宿,交通出行的文明程度也是游客评价一座城市旅游体验感的重要指标。对于杭州的礼让“三分”,游客们有自己的看法。
福建游客小胡是和朋友一起来杭州游玩的,他们先是坐地铁到武林广场站,然后租用共享单车前往西湖景区。在来杭州前,小胡刷到过文二路万塘路口非机动车自觉排队让道的短视频,对于礼让“三分”,他并不陌生。“我觉得越是节假日人多的时候,这样的让道越是重要。我们从来没到过西湖,心里总盼着能早点看到,但既然已经坐了那么久的车来到这里,其实也不用急这几分钟去抢行。”小胡觉得,只要大家都守规矩,哪怕排队的车比工作日多,也能顺利通过路口,并不会耽误多少时间,“大家都不肯让一步,那才是真的浪费时间。”
来自南昌的老卢带着妻儿来杭州游玩,儿子刚上初一,恰好是可以骑车上路的年纪,因此,一家三口都选择骑车前往西湖景区。老卢之前没有看过杭州非机动车自觉排队让道的短视频,看过记者手机里的视频后,身为教师的他马上有了判断:“要是每个人停车的时候都能想想自己会不会给别人造成不便,那路上的文明程度肯定更上一层楼。”
老卢去过国内很多城市,关于交通文明,他认为杭州一直做得很出色。“我记得礼让斑马线也是杭州先推广的。作为外地人,初来乍到,看到路上的车都停下来让自己先走,肯定会对这座城市产生好感。”他说,关于礼让“三分”,其实还有一个很关键的点,“很多人都是像我一样带着孩子出来玩的,大人的言行举止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像非机动车排队让道这样的文明行为,大人更应该以身作则,树立好榜样。孩子们或许现在还不会骑车,但会在心里记住这件事。我觉得,对于下一代来说,这是非常好的素质教育。”
再次倡议
礼让“三分”,期待更多的“领头羊”
在近期连续的观察中,记者发现,礼让“三分”正在为城市交通带来越来越显著的正向反馈:无论是工作日还是长假期间,在大家“各行其道”的情况下,非机动车的通行效率都得到了提升。有序排队或许让你离路口更远一些,却能在绿灯亮起时保证整条车道的通行顺畅,整体通行更快,个人通行自然也就更快了。
长假还有一半的“余额”,我们的城市还将继续迎来八方宾客。在此,我们再次向广大市民发出倡议,假期骑车出行,还请坚持礼让“三分”,为游客们营造顺畅、舒心的通行条件,也展现作为东道主的热情与文明。期待城市的各个路口出现更多的“领头羊”,引领更多人加入礼让“三分”的队伍,让交通文明带来的便捷、安全,与城市美景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