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拱墅新闻网>拱墅新闻
2025年首届中国文化智能大会在拱墅召开
拱墅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10-20 11:18   

首届中国文化智能大会(ChinaCI 2025)于2025年10月18日在浙江杭州拱墅隆重开幕。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徐坤教授、中国图学学会理亊长赵罡教授、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理事长马惠敏教授致辞,中共杭州市拱墅区委书记李志龙、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凯教授、浙江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孙凌云教授出席活动并致辞。区领导应巧华、沈建立参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08af2489e2adcb21ab566bfa1a2445d.jpg

e30e0324cf91e8456243ed6a313b664.jpg

大会共同主席陈为教授介绍了大会筹备情况,程序委员会主席姚俊峰教授主持开幕式。本次大会汇聚了500余位国内文化科技及交叉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围绕文化传承创新、文化数字化、文化艺术、计算考古、沉浸计算、文旅融合、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高端对话。大会旨在促进文化智能领域的跨学科合作与产学研协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

5a06f9610985fceb6973a6e8674f4d3.jpg

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阮勇斌教授以“AI考古的尝试”为题作大会主旨报告。报告中,阮教授分享了三年前由四川地区考古学家与AI技术团队联合开展的一项创新研究——以考古工作中最常见的陶片为切入点,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考古场景,并取得了超乎预期的研究成果。

c92aa6951ac737390eefe6e9222c64f.jpg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中国国家博物馆原馆长王春法研究员以“以文化计算推动AI与文博深度融合”为题作大会主旨报告。王理事长系统性的阐述了文化计算作为关键“数字底座”的核心作用,并从十个维度提出了推动AI赋能文博全链条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4b986f67f1b64873f2ae2ba4a664856.jpg

清华大学徐迎庆教授以“嗅觉计算与文化遗产”为题作大会主旨报告。徐教授介绍了如何借助传感器、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将气味信息转化为可存储、可复现的数字信号,并重点探讨了该技术在历史场景复原、非可视化元素保存及沉浸式体验营造中的前沿探索与未来前景。

ebb4970ded50f6b914061272de6f772.jpg

大会共同主席、北京邮电大学张树武教授以“积极探索智能技术引领的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路径”为题作大会主旨报告。张教授系统回顾了自2012年《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实施以来,我国文化科技融合在“十二五”至“十四五”期间经历的从探索创新到跨越发展的历程,并从数字经济与智能技术双轮驱动的视角,深入阐述了新时代文化科技融合的战略方向与实践路径。

大会还发布了多项文化智能领域重要研究成果。在18日下午与19日上午,大会还将组织包括主题论坛、“文化智能影像志”数字艺术展览、青年学者论坛、大会录用论文报告等在内的多场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并组织与会嘉宾前往“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参观交流,进一步推进专家学者后续交流合作。

本次大会由中国图学学会、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联合主办,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政府、中国图学学会非遗文化数字化专业委员会、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数字文化遗产专业委员会联合承办,杭州全息智能技术研究院、浙江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浙大城市学院智能文化计算研究中心、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图像数据实验室、北京邮电大学移动媒体与文化计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图学学会可视化与认知计算专业委员会、中国圆明园学会等协办。

来源:拱墅发布  作者:  编辑:高婷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