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拱墅新闻网>拱墅新闻
转角遇见“健康”,立交桥下“长”出健身公园
拱墅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10-31 09:22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十四五”以来,拱墅区始终将民生福祉置于核心位置,既以“大处着眼”锚定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全局方向,又以“小处落笔”回应群众急难愁盼的细微诉求。即日起,推出“烟火底色”栏目,从幼有善育到融合养老,从安居改善到就业拓展,深耕问题“小切口”,精作民生“大文章”,用一件件可感可触的“关键小事”,织密民生保障网,让幸福底色在烟火日常中愈发厚重,稳稳托起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caaa740fcf2ba76b5fe669d6289d7b3.jpg

早上7点,清晨的阳光刚洒满城市,60岁的大关街道翠玉社区居民张大伯没有像过去那样,为找一个宽敞而不扰民地方练排舞而发愁。他信步走入上德立交桥下,这里不再是“脏乱差”的角落,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崭新的嵌入式健身公园:色彩明快的塑胶地面、崭新的健身器材、整洁平整的游步道……已有不少居民在此锻炼,欢声笑语打破了立交桥下往日的沉闷。

“以前啊,想找个‘像样’的地方排练舞蹈,真不容易。”张大伯一边活动筋骨,一边感慨道。他所住的翠玉社区,位于上塘高架与德胜高架的东南角,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人口密集,但公共活动空间却一直“捉襟见肘”。过去的日常是,他们排舞队要么在小区空地上“见缝插针”地锻炼,要么去到离家远的广场排练,不仅体验感差,还担心投诉。“有个家门口的健身公园,一直以来是我们的期盼。”张大伯说。

如今,这个困扰张大伯多年的痛点,被一个“巧思妙想”彻底化解。今年,大关街道利用上德立交桥下的“金角银边”空间,打造了一处嵌入式健身公园,并于近日正式向市民开放。

这片曾经被遗忘的城市“灰空间”,经过精心设计和改造,实现了华丽转身。

健身公园虽嵌于立交桥下,却毫无压抑之感。公园功能分区明确:一侧绿化景观,以“拾翠”为名,寓意拾取城市生活中点滴珍贵的绿色美景;一侧是健身休闲区域,包含崭新的健身器材、宽敞的游步道,适合太极拳、广场舞等团体活动。

“从我家走过来,不要10分钟!”正在散步的75岁洪奶奶兴奋地说,她每天都要散步,步数超过5000步。“以前么小区里转转,总没有公园好的,现在健身公园就在家楼下,随时都能来,太方便了!”

“原来这边是一片杂乱无序的绿化带,行人根本无法走进。”街道相关负责人说,作为重要城市交通节点,这里来往人流和车流量都较大,因此居民整治呼声也愈发高涨。民呼所为,整治后的健身公园,面积约1600平方米,融合了绿化景观、运动休闲等功能,让周边居民走得进、坐得下。此外,公园还特别新增了5个led路灯,满足下班族晚上休闲健身、休憩散步等需求。“未来,我们也会结合大关’IN龄’共富市集,在此举办一些活动,让更多的居民享受到全民健身的快乐。”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道。

临近傍晚,公园里愈发显得热闹。孩子们在家长的看护下嬉戏玩耍,年轻人在器械上挥洒汗水,老人们则聚在一起闲聊、散步。高架桥上,车流依旧川流不息,仿佛城市的脉搏;桥下,这幅充满活力的市井健身图,则成为了这座城市最温暖的注脚。张大伯和他的老伙伴们,终于在家门口,圆了那个期盼已久的“健身梦”。

“十分钟健身圈”,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更是一种生活品质的提升。这个嵌入式健身公园的落成,正是拱墅盘活城市存量空间、补齐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短板的生动实践。

今年以来,立足打造家门口“15分钟健身圈”,我区以“嵌入式体育场地”建设为抓手,积极破解“去哪儿锻炼”的核心问题,截至9月底,已建设完成145个体育场地新建改建,为全区人民送上了一份实实在在的“健康礼包”。

来源:拱墅发布  作者: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