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拱墅新闻网>拱墅新闻
空中“应急消防员”,上岗!
拱墅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11-10 14:47   

过去,应急消防救援高度依赖传统的“人力”模式,常常面临信息滞后、视野受限的困扰,特别是老旧小区空间规划落后、内部结构复杂,想要全面、快速展开救援,难度不小,面对灾难时,血肉身躯终有限,不是救援人员不想,而是欲往而不达。然而,科技的发展让不可能逐渐变为可能,“十四五”期间,众多技术成果被应用于安全风险防范,其中,无人机在应急消防领域内的应用日益增多,其在火灾现场不仅可实时提供精确的信息,还能有效减少救援人员直接面临危险环境的风险。

这天上午,随着一阵螺旋桨声响起,一架无人机从拱墅区石桥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起飞,按照既定路线执行日常巡查任务。在其搭载的高清摄像头下,地面建筑的结构细节清晰可见,实时画面与数据同步回传到管理站的指挥平台,自动生成一份详尽的检查记录。这架无人机的正式“上岗”,标志着街道应急消防管理工作从传统人防向“智能协同、空地一体”的新阶段迈出了关键一步。

图片

图片

“相当于为地面上的指挥员展开了‘上帝视角’,将指挥中心变成一个高效、科学、智能的作战室。”石桥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工作人员表示,无人机不仅让日常巡查的效率和精度大幅提升,更在抢险救援、灾后评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及时到达盲区死角,精准采集现场数据,无论是楼顶的违规堆积物、私拉乱接的电气线路,还是被堵塞的消防通道,都逃不过无人机的“千里眼”。监测信息第一时间被传回指挥中心,也能为指挥部提供准确决策依据和调度支撑,为后续的整改和安全生产、消防布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图片

图片

据了解,目前无人机已划定4条飞行线路,每日30分钟常态化巡查一个社区,覆盖工业园区、加油站、小区、建筑工地四类重点领域,预计每10天完成一轮全域巡查。“4条飞行路线仅仅是开始,街道已规划了总计121条巡查航线,后续将逐步投入飞行,持续提升辖区安全风险的防控能力。”应急消防管理站工作人员介绍。

图片

图片

推广应用无人机这样小巧、轻便、智能、快速的装备,是应急消防管理工作从“传统”走向“智能”的大势所趋,更是辖区应急消防治理体系提质升级、打造全面过硬管理站的关键一步。

202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出炉;2025年,基层应急消防管理站提质升级工作,纳入省、市、区三级民生实事,为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按下“快进键”。看准了就抓紧干,今年,拱墅区重点对半山、大关、武林等10个街道应急消防站实施技术用房改造、空间布局优化、装备物资增配、职责分工梳理和工作机制完善,其中无人机为提质升级主要装备之一。

图片

截至目前,10个提质升级站已通过自购、整合、购买服务等方式实现无人机配备全覆盖并初步发挥实战实效作用。近日,在区应急管理局的统筹组织下,全区10个街道的应急消防管理站携无人机装备,通过数字图传手段集体亮相市应急指挥中心指挥大屏,圆满达成了《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通信保障工作机制(试行)》的演练目标。

“此次满分表现,有力证明了我区已将无人机技术深度嵌入基层应急脉络,形成了反应灵敏、操作专业的现场‘第一视角’捕捉能力,标志着‘区-街道’联动的空天信息保障体系已初步建成并具备实战能力。”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计划将此次成功的案例转化为可复制的范式,为各街道培养更多复合型“飞手”,并逐步引入更先进的无人机机型,目标在年底前实现重点区域15分钟响应全覆盖,全力打造一支智慧高效的“空天应急尖兵”。

“十四五”期间,拱墅区持续在应急管理信息化上发力,致力于实现基层应急管理从传统治理向现代“智”理转变。“十五五”时期,辖区将持续推动“数字化升级”,确保新质生产力在基层应急管理实践中落地生根,将信息技术与应急管理业务有效融合,为群众安全筑起更坚固的屏障。

来源:拱墅发布  作者:  编辑:高婷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