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运河非遗伴手礼推介暨杭州天竺筷150周年主题活动在大运河畔举办。本次活动由杭州市拱墅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杭州市拱墅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杭州天竺筷厂、“运河百艺”传统工艺工作站承办。

运河伴手礼是“来杭州一定走大运”文旅品牌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伴手礼的传播与文旅品牌传播同频共振,通过场景植入、内容营销、口碑传播,让产品从“景区商品”变为“品牌符号”,实现游客购买、自用分享、口碑扩散的传播闭环,提升品牌辨识度与市场影响力。在文旅宣传、景区手册、推介活动中重点展示伴手礼,可尝试借助电商平台扩大影响力,助推进入国际市场。

本次活动以“来杭州一定走大运”为主题,结合拱墅区非遗“运河灯塔”三年行动计划中的示范项目——天竺筷制作技艺150周年,开展运河非遗伴手礼推介展示、文旅资源对接、“筷文化”专家主旨发言以及运河非遗圆桌会暨“传承人对话”沙龙活动等,现场同步进行了天竺筷制作技艺深度体验及“筷子趣味游戏”等。









运河伴手礼作为走大运旅游目的地最具标志性的旅游商品,完美融合了杭州、运河、礼物多重含义。本次活动共推介并展出了“来杭州一定走大运”运河非遗伴手礼展100余件,其中有天竺筷“筷”走运系列,王星记“走大运”“大运之路”“五街十景”七大系列,十竹斋《魁星踢斗——“来杭州一定走大运”》木版水印相框,都锦生《马上好运》织锦年历,喜得宝杭州丝绸传统练染印整技艺《韵·河》文化创意丝巾,运河民俗画《画说运河》等“走运”系列,葫芦雕与半山泥猫联创的《猫临天下走大运》葫芦雕泥猫储蓄罐,盘扣装饰画《运河情》,中国结编织技艺《喜逢大运 闪耀山河钥匙扣》,传统陶瓷柴烧技艺《好运杯》盲盒,机绣《顺风顺水载好运》刺绣画,传统和香《拱宸香韵》以及“走大运”运河系列文创等,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来杭州一定走大运”运河非遗伴手礼的推出,将进一步激发拱墅非遗的创新活力,推动非遗与现代生活的深度融合。

为多元推广提高运河伴手礼知名度,拱墅区文广旅体局于今年发布了《杭州市拱墅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运河灯塔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通过搭建服务平台、推动文旅融合、强化品牌创新、培育传承人才等四大维度,系统性推进非遗保护与发展,指导非遗企业开展非遗伴手礼研发,为辖区非遗企业搭建了文旅资源对接、共享服务新平台。

拱墅区文广旅体局党组书记金成武表示:“运河伴手礼,不仅承载了运河文化的精髓,更成为传播与交流‘来杭州一定走大运’的重要桥梁。一件件别具一格的运河伴手礼,能满足游客‘带走杭州,带走运河记忆’的情感需求,更能提供别样的审美体验和多彩的精神享受,创造新的消费赛道。”

本次活动以圆桌会沙龙形式,通过主旨发言、观点分享、交流探讨等方式,围绕“如何推进运河特色非遗伴手礼开发”“如何传承好天竺筷非遗项目 传播好‘筷文化’”两个主题分享交流。

据悉,本次活动邀请到了亚洲食学论坛主席、亚洲食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所永久名誉所长赵荣光,浙江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朝晖,浙江工商大学中华饮食文化研究所所长周鸿承,韩国首尔大学博士张永俊围绕“筷文化”主题,分别以《再讲筷子:我的中华筷历史与文化研究四十年》《筷说非遗:手作·心作·匠心之作》《中华筷子文化海外传播与历史价值》《匙箸之间:韩国金属筷的文化密码与中韩对话》为题进行主旨发言。此外,杭州天竺筷掌门人周生元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连道老师还分享了《天竺筷非遗传承故事》。

下一步,拱墅区将着力引导更多企业朋友和优秀运河伴手礼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实现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传礼,带来好运加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