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十五届八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浙江未来五年的发展,绘制了清晰蓝图,明确了发展方向、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各地各部门纷纷表示,要按照省委部署,找准抓实着力点和突破口,加快推动“十五五”发展关键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坚定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担当。
《建议》提出,“十五五”时期,浙江要在六个关键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作为首项任务,要在建设创新浙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实现重大突破,让大家都充满了信心和干劲。
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 郁建兴:无论是在创新浙江建设上有重大的突破,建成现代产业体系,还是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上取得决定性进展,这一些突破都是让我们怦然心动,心向往之。而且把自己摆进去,积极努力投入,我们要再立新功。
浙东南智算经济产业园负责人 沈鑫:备受鼓舞、倍感振奋。我们将紧扣全会精神,持续深化国产芯片应用与算力、电力一体化协同,拓展更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建设创新浙江,《建议》明确,要进一步做深做透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两篇大文章”,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加快构建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并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
在天目山实验室,科研团队正加快研发航空业绿色转型技术;在嘉兴具身智能数据采集训练中心,科研人员正加紧训练采集机器人各项数据,推动产业落地。
天目山实验室执行主任 戴彬:按照省委全会的部署,围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以低空经济为牵引,去聚焦我们新的这种飞行器设计技术,为整个浙江在未来贡献我们的硬核技术支撑。
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综合管理部部长 蒋晔:聚焦多模态智能传感,用于聚身智能的数据采集训练,让人工智能成为创新浙江最鲜明的标识和最核心的支撑。
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副院长 徐新民:充分利用浙江大学的丰富资源,把我们最成功的科技成果转化到当地的产业当中去。
长兴县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中心党组书记 樊长朋: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进一步探索“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的利益深度连接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链式发展。
高质量发展引领,离不开高水平开放赋能。《建议》提出,要在深度融入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上实现重大突破。眼下,我省正持续打好“稳拓调优”组合拳,抓好平台提能级、枢纽建强、模式创新“三件大事”,加快打造服务最优、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开放环境。
嵊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姚兵: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深化开放协作,全面提速义甬舟嵊新临港经济区“开放共同体”建设步伐,努力打造成为义甬舟开放大通道中部战略枢纽。
舟山海关综合业务一科科长 谢艺强:对标制度型开放的工作要求,全力攻坚改革创新,助力舟山打造具有鲜明辨识度和影响力的全球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
大家纷纷表示,省委全会的召开,为浙江“十五五”高质量发展绘就了宏伟蓝图,面向未来,不仅要在“量的合理增长”上走在前列,更要在“质的有效提升”上示范引领,坚定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担当。
湖州南太湖新区经济发展局局长 朱升旗:聚焦新能源、半导体及光电、生命健康三大主导产业,精准实施强链补链延链行动,推动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协同创新,着力构建特色鲜明、韧性十足的现代化产业生态体系。
杰克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阮福德:将会议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全面打造智能缝机产业,为创新型浙江建设贡献民营企业的智慧和力量。
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 董贵波:认真贯彻落实好本次全会精神,着力构建“十五五”省属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规划体系,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好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国资国企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