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蓝新闻讯 眼下,正值秋收关键期。但是温度的急剧降低,给大家打了个“措手不及”。“民生温度”如何守护?浙江各地相关部门迅速积极响应,推进防冻保暖工作,农户们也在马不停蹄开启秋冬种作业,为下一季丰收筑牢基础。
寒潮之下 水务部门全面备战防冻保暖
为确保供水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在嘉兴平湖市一小区内,水务营业所的工作人员正挨个对楼道水表井进行防冻排查,并对裸露的水管和水表进行包裹。
同时,工作人员还对沿街店面前的地埋表逐一检查,加盖珍珠棉做好保温防护。水务部门早谋划、早行动,扎实推进各项防冻保暖工作,筑牢供水设施“保温墙”。
作为供水保障的重要一环,古横桥水厂、广陈水厂也提前着手、全面筹备,有条不紊地推进制水设施防冻保暖工作。
对可能出现的冰冻情况,物资保障工作已全面就绪。水务集团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各项防冻物资已准备到位,确保储备充足、快速供应,为寒潮期间全市供水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强有力的后勤支撑。
科技赋能 绘就秋收好“丰”景
在杭州余杭街道上湖村,6台收割机正在金黄的稻田里穿梭。前进、后退、转弯、收割……一串串饱满的稻穗卷入收割机中,秸秆从收割机尾部排出,稻谷尽收“囊中”。
杭州粮优粮食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陈君介绍,今年的产量每亩大致上比去年增加150斤到200斤左右。据了解,今年上湖村稻田的亩产达到了750公斤,当地对稻田采用了数字化管理的模式,采取了精准播种机插、智能灌溉和智能防控等技术,使水稻达到了10%的增产效果。
截至目前,余杭拥有各类农业机械2万余台(套),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89.82%,先后建成数字农场6家、数字牧场5家、数字渔场5家和未来农场3家。全区已引入北斗农机智慧监管模式,累计安装北斗终端农机248台。下一步,余杭将进一步推动农业与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并扩大北斗智能终端的覆盖范围,让“智慧农业”的成果惠及更多农户,全力打造引领未来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区。
寒潮里的暖意融融 温岭“围巾妈妈”又送出了1600多条爱心围巾
虽然寒潮来临,但是温暖依旧不断。近期,温岭市松门镇的赵晓斐阿姨,把今年编织的820条爱心围巾送给了温岭市益善好人志愿者服务中心,委托志愿者转寄给偏远山区学校,继续书写着与山区孩子的“温暖约定”。5年来,她自己掏钱8万余元,编织爱心围巾10373条,帽子365顶,被当地人尊称为“围巾妈妈”。
现年62的赵晓斐,从17岁开始迷恋编织,刚开始她把织好的毛衣送给亲戚朋友,后来她把织好的毛衣送给有需要的人。再后来,她改成织围巾并送给志愿者组织,委托他们送到云贵川等偏远山区的学校,她的这份快乐就再也没有停下来。
今年,赵晓斐总共手工编织了1600多条围巾,她把848条围巾送给了松门义工队,把820条围巾送给了温岭市益善好人志愿者服务中心,由他们把她的爱心传递出去。在接收赵晓斐阿姨捐赠的围巾时,志愿者还围着赵阿姨一边学习织围巾,一边听她讲编织围巾的故事。
赵晓斐说,以后还要织,围巾织完了,就织帽子,就一直织到不会织为止。放心,这是我的一诺千金,我会一直织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