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拱墅新闻网>今日要闻
来之不易的10.7%——制造业投资逆势增长的背后丨不进则退 向“新”要出路
拱墅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11-25 17:18   

中国蓝新闻讯 继续关注浙江制造业投资何以实现逆势增长。在调研中记者发现,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面临着来自市场的压力。在充满挑战的当下,企业为何依然愿投、敢投,信心和底气从何而来?继续关注系列报道《制造业投资何以逆势增长》第二篇。

在浙江鸿昌铝业的新工厂,记者看到的是近200亩的全流程智能化厂房,从生产到运输再到仓储,每一个环节都实现了智能化。车间主任马建辉说,这是他进入企业八年,第一次可以穿着白鞋上班。

浙江鸿昌铝业有限公司车间主任 马剑辉:我们以前在老工厂的时候,地面都是一层灰,穿鞋子都是头一天穿得干干净净的,第二天就很脏。

马剑辉口中的老工厂,距离新厂不到十五分钟车程。负责人沈百明坦言,过去,企业超过八成的产品应用于建筑领域,随着市场变化,企业一度走到了微利甚至亏损的边缘。

浙江鸿昌铝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沈百明:不进则退,只能是往前,你不投入肯定是慢慢淘汰。

往前走,路在哪里。年逾六旬的沈百明将目光瞄准了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领域需要的高合金方向。跑遍全国摸清新行情后,最终,老沈淘汰了老厂近八成旧设备,投资超10亿元建设生产高合金的新工厂,向“新”要出路。

浙江鸿昌铝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沈百明:中国的这两年的装机水平,包括新能源汽车,包括光伏材料也好,对我们民营企业也是一个促进作用。

主动求变,这样的企业远非个例。在诸暨,当地老牌绣花机企业镨美科,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连续多年第一,但企业负责人清醒地认识到,即便放眼全球,绣花机市场的规模近几年一直固定在50多亿,他们离产业“天花板”越来越近,所以他们果断投资了全新的激光切割机项目。

浙江镨美科智能刺绣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方狄永:我们光绣花机这个板块不可能做得非常大的体量,这次投的激光机项目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们其实是换行不换业。

转型之势,从统计数据中也清晰可见,前三季度,全省5898个千亿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投资工程项目中,总投资目标完成率为90.5%,快于时序进度。其中,纺织、化工等17个重点传统制造业的技改投资尤为亮眼,成为拉动制造业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

省经济信息中心产业部主任 王义伟:这些企业在它原来的那些经营领域,竞争是比较激烈的,利润是比较微薄的。它们现在进入新的领域,也是把握了产业发展趋势,把握了未来的这种增量空间。

传统产业腾笼换鸟,新兴产业更是快马加鞭。在湖州吴兴区零跑汽车的电池工厂,从打桩到产品下线,仅用了不到9个月时间。即便如此,厂长刘志强依然觉得不够快。

零跑汽车湖州电池工厂厂长 刘志强:厂房建设是比较快的,但是发展速度我认为还是可以再往上提的,因为毕竟是整车的需求是更加旺盛。

作为造车新势力,九月份,零跑汽车第100万辆整车下线。放眼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和出口曲线也是一路上扬。旺盛的需求背后,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日趋白热化的竞争。价格、技术、产品迭代周期,每一个环节都在被极致压缩。在零跑的另一家工厂,这边设备还在调试,那边的生产线已经开动。

零跑汽车湖州电装工厂SMT车间经理 杨勇:我们1个项目就是8个月的周期,不在这个周期内完成,还没做出来又得调整。零跑全域自研,第一个是掌握自主的资源,第二个也是产能这方面的考虑。

为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零跑汽车在浙江多地同时布局,仅湖州就有五个项目同时推进。截至今年10月,零跑连续8个月居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榜榜首。

零跑汽车副总裁 周颖:在整个技术的迭代的层面,我们的效率是非常高的,甚至是我们会走在我们的那些核心的零部件的供应商的前面,和他们一起来引领整个产品迭代的节奏和方向。

除了新能源汽车,记者在各地看到不少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样都在提速。衢州形成了以硅片、湿电子化学品、电子特种气体为主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金华错位聚焦封装测试领域,眼下正在建设当地首个泛半导体产业园。

浙江创豪半导体有限公司高级副总经理 连程杰:集成电路作为一个大国重器来讲,目前是国家非常鼎力支持的一个行业,之前是相关的科技攻关,目前更侧重于产业方面的落地。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行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34.2%、24.9%、16.2%,合计拉动了全省制造业投资增长7.9个百分点。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谢天:我们的创新的动能在产业投资方面也有很大的驱动力,企业投资对未来收益的保障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那么在这种背景下,他们就会不断加大自己的产业投资。

以技术改造开拓新空间,用超前布局抢占新赛道。市场倒逼企业向新要出路的同时,还有哪些因素影响着企业的投资决策?请继续关注我们的报道。


来源:中国蓝新闻  作者:  编辑:管鹏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