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新闻热线:   0571-88255213

招引人才 杭州这些区县(市)各有大招
2022-08-08 11:37:03 来源:都市快报
分享到:

到2025年,杭州哪个地方能汇聚更多的人才?

选择到一个城市创业,人才最看重什么?

人才政策至关重要。

政策之下,可见就业机会、发展空间、生活保障等。

最近,杭州钱塘区召开人才工作会议,提出要打造“全省产才融合示范高地”。西湖区也召开了人才工作会议,并启动了“栖西聚才”专项行动。

事实上,自今年3月以来,杭州拱墅区、滨江区、余杭区、临平区、建德市等区县(市),都开过人才工作会议,且都提出了各自的目标。比如,拱墅区要打造“各类人才向往之地、圆梦之区”,滨江区要打造“全球人才蓄水池”,余杭区要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区”。

杭州也早已定下目标,要在5年内,成为“集聚百名全球顶尖人才、千名领军人才、百万大学生在杭创新创业的人才高地”。

在这个大目标之下,杭州各个区县(市)如何发力?计划已经列好。

橙柿互动制作了一张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图,可一窥杭州13个区县(市)人才发展计划。

根据规划,到2025年,萧山区的人才资源总量预计将达到58万人,为杭州各区县(市)最多,西湖区、滨江区和余杭区的人才资源总量,也都将超过50万人。

上城区

来求职、创业,都提供7天免费住房

今年6月,上城区发布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计划到2025年,全区人才资源总量达到42万人,相比“十三五”期末累计增长约16%。

实现增量要靠政策的拉动。一年前,上城发布了《关于打造一流人才生态城区的实施意见》(“黄金二十条”)。

二十条政策中,有一条非常特别的内容:为来上城求职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和洽谈项目落地的创业人才,提供7天以内免费人才流转公寓。

在求职创业的奔波路上,很多人都为“在哪儿落脚”困扰过。想找个条件好点的酒店,成本太高;去投奔亲戚好友家,也不是那么好意思……有了“黄金二十条”的许诺,至少在求职创业初期,就可以抛开这些烦恼,专心奔赴梦想。

针对不同的人才,上城区还实施不同的安居保障举措:面向高层次人才提供每月最高5000元租房补助,面向企业骨干和新引进大学生提供专门的青年人才公寓等。

去年9月,浙江省首个只租不售的人才公寓——钱投·宁巢明石公寓落户上城,近日正式开放入住申请。

公寓位于火车东站附近,提供1469套房源,既有自建的商业配套,还有运动健身区、童玩天地、阅读室、格子储物、邻里客厅等生活配套,甚至还有众创空间,提供“生活+休闲+工作”一体服务。

拱墅区

积极引进高端创新人才和领军型团队

看人才引进,很大程度上是看企业落地。过去的7月,拱墅区频频有大项目传来消息——

韩国大邱生命健康产业集群项目有22家韩国企业完成工商注册,medi-city大厦启动装修;中南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第二总部——图灵数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在LOFT49园区开业……

企业来了,人才就来了。

当下的拱墅,正处于构建“1+3”现代产业体系的动能转化阶段,求贤若渴,重点引进的人才有高精尖人才、产业紧缺人才、科技型青年领袖人才、国际人才、技能人才等。

到去年底,拱墅区人才达33.82万人,拥有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5264人,其中发达国家院士及“两院”院士11名,国家和省、市级引才计划99人。仅去年一年,新引进35周岁以下高层次大学生达到4.8万名。

今年3月,省科技厅、省发改委正式发文批复同意拱墅区创建拱墅大运河数智未来城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为人才聚集新的“加速器”。

5月18日,拱墅区召开人才工作大会,提出要做强“1+3”主导产业,努力形成人才带动项目、项目引领产业、产业集聚人才的良性循环。

现在,拱墅区正在推进区级重点产业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重点企业和科研院所人才自主认定,向用人主体放权,积极引进高端创新人才和领军型团队。

目标也已经定好——到2025年,全区人才总量达到38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6.65万人、经营管理人才4.44万人、高技能人才3.78万人。其中,力争引进培育全球顶尖和国家级领军人才40人,培养杭州市D类以上高层次人才900名以上。

西湖区

人才有“云管家”,150件事“一键办”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和竞争力。

西湖区上线的“云管家”服务平台和“栖西”人才码,为西湖区赢得了更多的人才。

通过“西湖人才云管家”2.0,五大类150件事都能“一键办”,服务涵盖“吃住行、医教养、游乐购、投融贷”等多方面。

7月22日,西湖区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并启动“栖西聚才”专项行动。

西湖区委书记高国飞说,要努力打造西湖区“头雁引领、群雁齐飞”的人才雁阵格局,把人才的“关键小事”作为“头等大事”,加大对人才的表彰。

按照计划,到2022年底,西湖区将引育5名以上“鲲鹏行动”计划等顶尖专家和55名以上国家级、省级、市级人才工程入选专家,还要新增200名以上的博士后、2.5万名左右的新增就业大学生,以及2500名以上的高技能人才。

再往长远看,根据西湖区人才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西湖区将新增人才10万人。截至“十三五”末,西湖区人才资源总量已经达到45.2万人,届时,西湖区的人才预计将超过50万人。

滨江区

不看学历,看能力

2010年5月5日,高新区(滨江)启动“5050计划”,向全球人才发出“征集令”,12年来,这已经成为高新区(滨江)引才的一块金字招牌,累计扶持人才项目900余个,孵化培育上市公司7家。

2018年起,每年的5月,高新区(滨江)都会设“人才节”。为人才专设节日,在浙江省都是首创。

高新区(滨江)最近开的一次人才工作会议,是5月26日,和第五届滨江国际人才节开幕同一天。

近五年,高新区(滨江)已经累计引进各类人才15.8万人。

高新区(滨江)如何“引得进、留得住”人才?

2010年,“5050计划”的目标还只锁定在“国家级专家”。2016年,“5050计划”第一次将政策扩面至国内,“不唯留学经历认人才”,并将统一专家评审调整为“市场评估,人才办集体决策”,形成市场化认定机制。

几次迭代升级后,“5050计划”不看学历,只看能力。

2021年,硕士毕业的80后蒋荣金入围“5050计划”,就得益于其放宽了学历门槛。

钱塘区

针对区级人才,实行商品住宅差异化购房政策

7月20日,钱塘区首批“青年人才驿站”落地,有意向到钱塘区就业、创业,且就读高校和户籍所在地均为钱塘区以外的高校毕业生,可以到挂牌的“青年人才驿站”免费住宿7天。

考虑到地理位置、生活配套、交通环境、酒店服务等因素,钱塘区首批“青年人才驿站”选在汉庭酒店杭州下沙大学城店和学正街店。

钱塘区这么做的目的,便是让来找就业、创业的青年能更快融入钱塘区。

为了青年人才能更快融入钱塘区,2022年,钱塘区还针对区级人才实行了商品住宅差异化购房政策。经钱塘区认定的区级人才QA—QE和F、G、H类人才,在钱塘区范围内购房可参照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实行优先购房政策,房源覆盖下沙片区及江东片区。

政策实施后,钱塘区内人才的新房摇号比例将从原高层次人才摇号比例的10%,调增至20%。

钱塘区召开人才工作会议的当天,8个大学生见习实习基地同时揭牌,包括杭州奥泰生物技术、浙江西子势必锐航空、松下家电(中国)等。目前,钱塘区已经有79个市级大学生见习训练基地,33个区级见习实习基地。

当天,钱塘区还聘请了13名“全球引才合伙人”,推荐人才到钱塘区创业。早在2020年,钱塘区就设立了“钱塘举才官”,意在通过院士举荐人才来到钱塘区。

目前,钱塘区人才总量已经超过25万人,根据计划,到2025年,钱塘区的人才总量将突破27万人。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林建安 王青 凌姝文 制图 韩晨柯   编辑:高婷婷】
  • 时政
  • 经济
  • 城建
  • 文化
  • 民生
  • 墅评

新闻网站: 人民网 新华网 杭州网 都市快报在线 浙江在线 上城 下城 西湖 江干 滨江 萧山 余杭 富阳 临安 建德 桐庐 千岛湖

政府门户网: 杭州市政府 上城区 江干区 下城区 西湖区 拱墅区 高新(滨江) 萧山区 余杭区 富阳市 临安市 桐庐 建德市 淳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