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新闻热线:   0571-88255213

时评|过度囤药,真没必要
2022-12-06 18:14:10 来源:小时新闻
分享到:


近日,各地纷纷推出优化疫情防控政策,政策优化调整期,民众反应不一,解读各有不同,这并不奇怪。例如,对于如何做好个人健康防护,是否要紧急囤药,抢购“连花清瘟胶囊”等对症药品,网络上说法不一。连日来,多个“囤药清单”“新冠吃药顺序图”更是广泛流传,一些药店的相关药品被抢购一空。

这三年,全球笼罩在新冠阴影下,对病毒的恐慌,必然传导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汇聚成民众的集体行为。政策的变化会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加上中国人向来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于是囤药潮也就出现了。而一些不良商家囤积居奇借机涨价,更是加剧了这种恐慌性抢购。

适当的囤药并无不可,这也是防范风险的举措之一,但大家也应该认识到,优化并不意味着放开,更不意味着医疗系统放弃救治,哪怕你万一不幸中招,政府和全社会也不会弃之不理。简言之,面对病毒,你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过度囤药,真没必要。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主任盛吉芳也从专业角度给了说明:“囤药”不科学,而且没有必要。每个人体质不同,该吃的药也不完全相同,治疗要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并且,药品都有保质期。总的来说,要科学合理按需买药。

盛主任的回应,为公众理性购药提了醒,当前公众对于奥密克戎的致病力、传染性都尚存疑虑,某种程度上理性备药是可取的,但也不能盲目囤药、跟风抢药,甚至随意吃“预防药”。要知道服用药品个体反应差异很大,跟风用药、吃药,一旦有人对特定的药品过敏,就可能引致严重后果。

针对当下医疗药品市场的火热,12月5日晚,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及时发布了关于医疗药品及用品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强调相关医药厂商,不得借疫情防控之机大幅提高医疗药品及用品的销售价格,不得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牟取暴利以及散布涨价谣言等,以规范市场行为,保障药品价格稳定。相信相关的药品不久后都能买到,囤药就更没必要了。

就当前的形势而言,预防依然是最好的治疗,坚持“戴口罩、勤洗手、不扎堆不聚集、保持安全距离”等良好防护习惯,最大限度降低感染风险,才是现下防护措施的首选。除此之外,积极接种疫苗,按要求接种加强针,也是降低重症率的重要手段。退一万步说,即使染上了奥密克戎,也不要乱投医、乱用药,按照防疫原则要求,遵循医生医嘱,按照正规治疗方案接受诊治,才是科学、理性的防疫手段。


【来源:小时新闻  作者:  编辑:高明桢】
  • 时政
  • 经济
  • 城建
  • 文化
  • 民生
  • 墅评

新闻网站: 人民网 新华网 杭州网 都市快报在线 浙江在线 上城 下城 西湖 江干 滨江 萧山 余杭 富阳 临安 建德 桐庐 千岛湖

政府门户网: 杭州市政府 上城区 江干区 下城区 西湖区 拱墅区 高新(滨江) 萧山区 余杭区 富阳市 临安市 桐庐 建德市 淳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