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新闻热线:   0571-88255213

联播连连看丨“种”下新希望 共谱新篇章
2024-06-07 22:12:32 来源:中国蓝新闻
分享到:

二十四节气的芒种,是个极富“双关”意义的名词:种的是芒(泛指谷物)、忙着去种。

2024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举行的日子恰逢芒种,特殊的日子也赋予了这个会议特殊的意义——种下希望、努力耕耘。

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而从次年起,作为沪苏浙皖三省一市议大事、决大事的重要平台,开启了一年一度的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至今已在6个城市轮值举办。从安徽芜湖、浙江湖州、江苏无锡、上海、安徽合肥,再到今年的温州,6座城市,串联起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坚实足迹。本次座谈会的主题是“谱写长三角一体化新篇章,勇当中国式现代化先行者”。三省一市进一步握指成拳,在科技、产业、民生领域进一步协同共进。

发展新质生产力 “链”起世界级产业集群

如今的长三角,已成为中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2023年,长三角经济总量达到30.5万亿元,首次迈上30万亿元新台阶,占全国经济总量比重约1/4。如何进一步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两天的会议上,“新质生产力”是大家讨论最多的“热词”。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上,首批12个长三角跨区域创新联合体成立,三省一市科技部门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量子通信、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以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为牵引联合组建成立,将协同开展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共同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在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联席会议上,三省一市发改、科技、经信等部门齐聚一堂,就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等展开讨论。接下来,将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通过G60科创走廊、环太湖科创圈等平台建设,谋划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协同区。 “通过全方位的这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我们能够共同来提升增强科技创新的资源能力,培育和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骆大进在采访中表示。

“新质生产力”不只是要政府侧打通区域“围墙”,更需要龙头企业强强联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长三角企业家联盟将始终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抓好重点工作,充分发挥长三角区域人才、科技、产业、市场等诸多优势,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轮值主席的南存辉在长三角企业家联盟会议的致辞中表示。

时间回到四年前的6月,当时长三角企业家联盟成立大会在湖州召开,来自三省一市的企业家在湖州“结盟”。联盟理事会首批成员共96名,沪苏浙皖各有一位企业家当选联盟联席主席。如今,理事会成员已涵盖长三角地区工商界优秀代表,数量也增至200余名。在企业家联盟的推动下,产业链联盟从首批4个扩容至19个。涵盖超导、高端医疗器械、绿色交通等产业。长三角数据驱动创新生物医药产业链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火石创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金霞现场带来了一组数据:数据驱动创新生物医药产业联盟成立三年来,已共同发起成立千亿规模的产业基金以及“临床创新中心”,带动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药上市数量、规上企业营收等指标领跑全国。

目前,长三角集成电路规模约占全国60%,生物医药营收约占全国29%,电子信息、纺织服装、汽车制造等万亿级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专家表示,要探索设立长三角产业关键技术联合攻关专项,共建一批国家级实验室、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高水平开放创新平台,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协同机制,特别是布局好创新链,让世界级产业集群培育实现新突破。

“我们也提出来,利用我们的科创资源,去推动一些关键技术突破,肯定更加能促进,创新资源转化为生产力,推动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发展。”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沈锋表示。

首推实事项目 让发展全民共享

3000家以上文旅场馆“一卡通用”、长三角高铁游、旅居养老地300家以上、建成和美乡村6000个以上……在第六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上,首次发布了2024年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事项目清单。会上的主持词讲到“这是三省一市对百姓的庄严承诺!”

省发改委长三角处副处长王美君在发布现场显得十分激动,为了这一刻大家已经筹备了几个月的时间,在她看来,首次发布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事项目清单十分“接地气”。“这是我们三省一市首次推出的创新举措,坚持了民生导向,我们每一件实事跟长三角人都是息息相关的,包括我们的出行、医疗、养老等等;第二它在机制上有了突破,制定、发布、实施都是由三省一市相关部门深入协商共同制定的。”

而这次发布的内容也干货十足。建设轨道上的长三角、长三角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一张网、长三角“跨省高效办成一件事”、医保跨省结算提质扩面、长三角养老服务一体化、长三角“一卡通”提质扩面、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打造“东方山水韵自在长三角”文旅品牌、和美乡村共建共享、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全域实施。

交通方面,长三角地区新增建成铁路里程660公里。今年4月,池黄高铁建成通车;8月,杭温高铁建成通车;年底,沪苏湖铁路力争通车。同时,通苏嘉甬铁路、沪苏嘉城际、滁宁城际等项目加快建设。长三角地区新建公共充电桩7万个以上,车桩比力争达到1.9之内,累计公共充电桩达到60万个以上,加快推动长三角新能源充换电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医疗方面,统一将12项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长三角地区医保支付范围,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病种扩增至8个以上,争取社区(乡镇)卫生服务中心以上的医院全部实现跨省异地直接结算。

民生服务方面,发展旅居养老地300家以上。推进长三角养老机构等级评定、服务标准、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结果共享互认。联合开展“长食常安”监管服务惠民活动,联动禁止涉食品安全严重失信人员从事食品行业,全年完成“你点我检”监督抽检和快检累计不少于20万批次,推动重点品种追溯信息贯通,确保米面油肉蛋奶等重点食品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

文旅方面,实现长三角3000家以上文旅场馆(图书馆、博物馆、A级旅游景区等)和健身场馆“一卡通用”,“一卡通”服务项目增加至70项以上。共同推出长三角高铁旅游、跟着考古游长三角、中华文明探源、红色旅游等方面至少30条特色精品线路。发布《长三角和美乡村建设导引》,建成和美乡村(美丽乡村)6000个以上,推介一批跨省域美丽乡村精品风景线,协同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合力打造乡村全面振兴样板。

每一年的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都是一次观大势、谋全域、干实事,共绘高质量发展“同心圆”的聚会。在这个丰收与耕耘并存的仲夏时节,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又一次“种”下“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更大突破,更好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的种子,迎接再一次的开花、结果与收获。

【来源:中国蓝新闻  作者:  编辑:张翟】
  • 时政
  • 经济
  • 城建
  • 文化
  • 民生
  • 墅评

新闻网站: 人民网 新华网 杭州网 都市快报在线 浙江在线 上城 下城 西湖 江干 滨江 萧山 余杭 富阳 临安 建德 桐庐 千岛湖

政府门户网: 杭州市政府 上城区 江干区 下城区 西湖区 拱墅区 高新(滨江) 萧山区 余杭区 富阳市 临安市 桐庐 建德市 淳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