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新闻热线: 0571-88255213
设为首页 |
新闻热线: 0571-88255213
潮新闻讯 随着7月31日佛山发布2024年上半年经济运行简况,全国26个万亿城市“半年报”已全部出炉。
从增速看,北京等17座城市的GDP增速跑赢全国大盘(5.0%)。其中,泉州、福州、苏州、重庆GDP增速居前四位,佛山以1.7%增速排名倒数第一。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制表:潮新闻记者 郑信鸿
17城增速跑赢全国,泉州增速最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6168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
从各地披露的数据来看,经济总量占全国四成以上的万亿GDP城市挑起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大梁——26城均实现GDP正增长,其中17城增速跑赢全国。
具体来看,泉州以6.7%的GDP增速排在万亿GDP城市首位,紧随其后的是福州、苏州和重庆,增速分别为6.2%、6.2%、6.1%。
值得关注的是,一季度反超广州重新坐上“第四城”的重庆,在“半年报”上进一步拉开了对广州的优势。2024年上半年,重庆GDP15138.24亿元,同比增长6.1%,增速位列中西部城市第一;而广州上半年GDP为14297.66亿元,增速为2.5%,差距从2023年上半年的215亿元扩大到如今的840亿元。
分析数据不难发现,工业对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2024年上半年,重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比去年同期提高5.1个百分点,支柱产业汽车制造业持续加速,增加值增长30.3%。重点产品中,新能源汽车产量39.14万辆,增长1.5倍;集成电路30.17亿片,增长81.5%;液晶显示屏1.82亿片,增长26.3%。
相较之下,广州经济上半年增速放缓。在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看来,主要是规模以上工业增速的承压,尤其受燃油汽车影响。今年上半年,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8%。三大支柱产业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下降16.4%,电子产品制造业、石油化工制造业分别增长8.1%和4.0%。
宁波超天津,郑州超长沙
2024年上半年,天津实现GDP8191.12亿元,同比增长4.9%,未能跑赢全国平均增速。而同期宁波GDP达到8207.9亿元,同比增长5.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4个百分点,也比天津多了16.78亿元,GDP由此晋升至全国第11位。
潮新闻记者梳理发现,这是宁波近十年来首次在半年度GDP上超过天津,并进一步逼近南京。上半年数据显示,南京GDP增速为4.4%,对宁波的优势也由去年同期571亿元缩小至不到400亿元。
相比GDP十强城市格局暗流涌动,万亿城市腰部城市更加跌宕起伏。郑州继一季度反超长沙后,继续扩大上半年优势。
2024年上半年,郑州GDP达7252.4亿元,同比增长5.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3个百分点;长沙上半年GDP为7170.21亿元,同比增长4.5%。
两城比较,郑州以82亿元的优势超过长沙,GDP排名跻身全国第15位。观察细分指标,潮新闻记者发现,郑州上半年GDP反超长沙,主要贡献在第二产业的增长。
上半年,郑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0%,比长沙(7.4%)增速高了4.6个百分点。其中,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锂离电池产量分别增长11.8倍、100%、69.7%、44.6%。反观长沙,近2年经济增速明显放缓。2023年增速仅为4.8%,远低于郑州的7.4%。今年一季度的增速更是只有3.8%,而郑州达6.2%。
佛山增速再次垫底
2024年上半年,佛山实现GDP6122.89亿元,同比增长1.7%。从增速看,佛山1.7%的增长率,不仅远低于广州、深圳和东莞等大湾区核心城市,在万亿城市中也处于垫底。此前的一季度,佛山的GDP增速(1.1%)同样位居万亿城市末位。
分析佛山上半年经济,潮新闻记者发现,佛山经济失速,一方面是受外贸承压。2024年上半年,佛山进出口总额2531.3亿元,同比下降24.6%,增速在外贸20强城市和26个万亿GDP城市中均垫底。其中,佛山上半年出口1974.7亿元,大降31%。
在佛山出口重点商品量值表统计中,“旧三样”与“新三样”出口货值均占比较小。而出现明显负增长的产品,就包括出口占比较大的服装及衣着附件、陶瓷产品、灯具、照明装置及其零件,以及部分家用电器等。
另一方面,相比东莞、深圳等城市,深受传统制造业和房地产影响的内贸失速,也是佛山上半年经济下滑的重要因素。
作为全国第四的工业城市,第二产业是佛山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上半年佛山第二产业增加值仅有3356.91亿元,同比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941.25亿元,同比下降0.1%。
几位专家对潮新闻记者表示,佛山的产业结构以服装、家具和陶瓷等劳动密集型为主,在一定程度上佛山传统产业抗击风险能力相对东莞、深圳等较弱。
“从产业结构看,佛山以机械设备制造业和小型家电制造业等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可替代性较强,缺乏高新技术产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教授韩永辉在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
广东财经大学教授黎友焕也坦言,随着全球贸易走弱,部分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正流向成本相对更低的东南亚国家,这其中就涵盖许多佛山的传统产业。
2023年,佛山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41.5亿元,同比增长2.9%,低于规上工业3.7个百分点,在工业强市中的排名也相对靠后。
“虽然佛山近年来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引资成绩取得一定成绩,但如氢能、生物医药等产业,投入产出周期相对较长,佛山还没到收获‘果实’的时候。”黎友焕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