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新闻热线:   0571-88255213

英格兰丝绸小镇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2022-08-28 23:10:59 来源:参考消息网
分享到:

参考消息网8月28日报道(文/杜鹃)英国小镇麦克尔斯菲尔德因数百年前丝绸产业兴盛而被誉为“英格兰丝绸之都”。如今,制丝不再是小镇的支柱产业,但丝绸文化在麦克尔斯菲尔德得到良好保护。记者日前走访这座小镇时发现,一些当地企业家和民间艺术家积极传承丝绸制造传统。

不少英国人还把这里视为古丝绸之路在欧洲延伸的最西端。近些年,麦克尔斯菲尔德与作为丝绸之路起点的中国西安市建立了深厚情谊。

“丝路情结”源远流长

麦克尔斯菲尔德位于英格兰柴郡,人口大约5万。据介绍,18世纪至19世纪是小镇丝绸产业的鼎盛时期,一度有70多家丝绸厂,麦克尔斯菲尔德成为英国丝绸生产重镇。进入20世纪,丝绸产业在小镇经济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阶段,小镇上的丝绸制造厂所剩无几,但麦克尔斯菲尔德已经被深深地刻上“丝绸”烙印。走在小镇街头,“丝绸”字眼不时出现:公寓楼取名为“丝绸之屋”,购物广场名为“丝绸零售园”,环城路名为“丝绸之路”,就连炸鱼薯条餐馆都以“丝绸炸食”命名。

走入小镇旅游信息中心,一幅好似中国刺绣扇面的丝绸画作颇为吸引游客眼球,薄薄的丝绸布面上画着粉色花朵,蝴蝶在一旁翩翩起舞。这幅作品由当地丝绸画师露丝·丹尼斯·利尔手工染色而成。

数百年前,麦克尔斯菲尔德与中国因古丝绸之路结缘。在可以俯视小镇景色的观景台上,一块信息牌写道:“小镇最大的财富产生于18、19世纪,那时这里是来自中国的古丝绸之路终点。”

走入麦克尔斯菲尔德公共图书馆专门介绍丝绸制造业的区域,翻开那些记载小镇历史的古老书籍,便会发现它们大多以丝绸源于中国的内容介绍为开篇,有的书中展示了中国古人养蚕、制丝的图片。

在旅游信息中心,古丝绸之路的形象被印在了茶杯垫、茶巾等热销商品上,借此向游人讲述小镇的“丝路情缘”。在以古丝绸之路地图为背景的茶杯垫上,印着一段文字:“古丝绸之路从中国的西安延伸至麦克尔斯菲尔德。”

期盼中英深化合作

小镇艺术家杰夫·科格伦在接受采访时兴奋地说起中国与麦克尔斯菲尔德在制丝领域的“不解之缘”。他说,以往这里许多丝绸制造厂从中国进口大量丝绸布料作为原材料。近些年,不少中国游客来到麦克尔斯菲尔德,探寻丝绸历史,“中英之间需要这种人文交流”。

现阶段,麦克尔斯菲尔德仍然保有小规模丝绸产业,主要业务是设计和印染,亚当利纺织公司是其中之一。

亚当利纺织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努基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该企业80%所用丝绸原材料从中国进口,与中方合作已经延续大约15年,双方联系“非常紧密”。他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可以令麦克尔斯菲尔德的丝绸制造业获益,希望中英作出更多努力以促进合作。

丝绸之路不仅是贸易之路,也是人文之路。西安和麦克尔斯菲尔德近些年通过民间往来建立起深切情谊。

如今,在“东柴郡护理院”官方网站上,依然刊登着中英之间发生在两年前的一段佳话。2020年4月,由西安多家企业共同捐助的一批抗疫物资抵达麦克尔斯菲尔德,赠送给这家护理院和麦克尔斯菲尔德医院。

捐赠活动曾在当地引起不小轰动,麦克尔斯菲尔德的媒体纷纷予以报道。麦克尔斯菲尔德振兴委员会主席麦克·兰斯当时说,麦克尔斯菲尔德和西安的伙伴关系逐渐牢固,来自西安的善意之举是“这一纽带价值的体现”。

今年6月,应麦克尔斯菲尔德振兴委员会邀请,英国陕西商会理事单位“英国丝路地平线基金会”邀请20余位英国文化和政商界以及优秀留学生代表汇聚麦克尔斯菲尔德,与西安市碑林区开展一场线上线下结合的“丝绸之路起点与终点的对话”活动。据介绍,此次对话连线是由中国驻伦敦旅游办事处主办、中国驻英大使馆文化处支持的英国“第四届中国旅游文化周”的一部分。

英国陕西商会执行会长焦博在接受采访时说,西安和麦克尔斯菲尔德的对话与交流具有现实意义。他认为,今后伴随西安和麦克尔斯菲尔德合作深入,可将麦克尔斯菲尔德的高端丝织品引入中国市场。

【来源:参考消息网  作者:  编辑:管鹏伟】
  • 时政
  • 经济
  • 城建
  • 文化
  • 民生
  • 墅评

新闻网站: 人民网 新华网 杭州网 都市快报在线 浙江在线 上城 下城 西湖 江干 滨江 萧山 余杭 富阳 临安 建德 桐庐 千岛湖

政府门户网: 杭州市政府 上城区 江干区 下城区 西湖区 拱墅区 高新(滨江) 萧山区 余杭区 富阳市 临安市 桐庐 建德市 淳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