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6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新闻热线: 0571-88255213
2025年5月26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新闻热线: 0571-88255213
都市快报讯 近日,多条网络视频引发网友们的关注:在重庆,有猴子在大规模泅渡江水,场面异常惊人。
橙柿互动留意到,视频场面很壮观,上百只猴子纷纷从岸上、树上跳跃进江水泅渡,大猴驮着小猴,类似动物集体大迁徙的行为。
花果山搬家?!不少网友将猴子这一不同寻常的行为,与自然灾害联系了起来,陷入深深忧虑。
大家评论说,“大震的预兆,在大旱之后大震然后还有大涝。”
“看来又要发生怪事了!有可能是地震。以前老人说过,动物往外逃,就会地震,时刻准备好逃生吧。”
这个景象,发生在重庆渝北区统景峡谷。
今天(8月27日)上午,橙柿互动联系了该景区,探询到一段人与动物的和谐故事。
猴群版“马赛马拉大迁徙”
事发地的统景峡谷,位于重庆市渝北区东部。
这里也被称为 “小三峡”:温塘峡、统景峡、老鹰峡。
这里的统景峡猿景观,在史料有记载,崖壁上曾经猴子成群,为古巴渝十二景之一。
记者留意到,事实上,类似猴子过江的视频,早在一年前就出现在网络上,还被央视介绍过。
统景温泉风景区的工作人员告诉橙柿互动说,“大家不必担心。猴子过江并非是网友理解的那样,不存在异常。
群猴渡江是是景区常见的自然景观,注重人和猴群互动,来保持动物的自然野性。
猴子跳下的地方,并非江水,属于嘉陵江的一条支流,叫温塘河。”
与猴子“互动”的人,是50多岁的杨永禄师傅,统景峡当地人。
猴子们下河泅渡,是因为杨师傅每天在河对岸,拿美味的玉米包谷等待它们来觅食。
记者留意到,在网上广为流传的“百猴过江”的视频中,杨永禄像是催促孩子回家吃饭的家长,对着江对面的山上发出“呜呜”的呼唤。
山上的猴子听到了,立刻组团跑跳着下山,成群结队跳入河中游向对岸的杨师傅。
小猴子抱紧大猴子,大猴子追紧喂猴人,看起来就像一个猴群版的“马赛马拉大迁徙”。
每年7月至9月是坦桑尼亚的旱季,也会上演这样的场景。
为了追逐水源和青草,以角马和斑马为主的数以百万计的动物,从坦桑尼亚塞伦盖蒂向肯尼亚马赛马拉迁徙。
动物们在往返途中,需两次渡过鳄鱼出没的马拉河。
与猴子互动的工作,也不是一件轻松活。
杨师傅很忙,橙柿互动多次连线,他都忙着在喂猴子,要么就是在喂猴子的路上。
在难得电话接通的情况下,杨师傅所处地方的背景音里,也时不时传来几声类似猿猴的叫喊。
给人的感觉,像是朋友间互相打招呼,“吃饭没有”,“来我家吃饭吧”……
猴子们组团过河
并不是容易的事
“我手一拍,喊它们过去一下,那些猴子就会嘚儿起!”
杨师傅是在2008年开始,从船工转行来喂猴子的。
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划着自备船,在早上六七点钟、中午十一点钟和下午的三点半,定点喂猴子。
“它们是小猕猴,我们当地称为统景峡猿。
我从我师父那里接手的时候,大概有几十只,但是现在发展到了两百多只了。”
事实上,“百猴过江”是近两年才开始的。
为了保持统景峡猿的天然野性,景区负责人把这个艰巨任务交给了杨师傅。
但要让猴子们组团过河,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一开始,杨师傅花了很长时间,用玉米包谷、香蕉,苹果等猴子最爱的吃食引导它们,一遍又一遍地尝试和排练。
终于有一天,人与猴群之间的越来越默契:每次只要他手一拍,喊几声,对岸的猴子们就会马上从山上飞跑下来,跳入河水里,游到河对面来吃饭。
杨师傅说,当然了,也不是每次都很完美。
“有些猴子离得近,你叫它们,它们还是会来的。
但是有些猴子跑到山上去了,它们也没有电话,你叫它们,它们也不一定回来。”
不过,山上能吃的东西很少,所以调皮的猴子们最终还是会乖乖地回来,回到这个365天喂养他们的“衣食父母”身边。
“跟人其实差不多
猴子也会争吵打斗”
杨师傅在这里度过了十三个年头,统景峡猿也在他的悉心照料,安然快乐度过了十三个春秋。
他的生活在这里展开,猴群的生命也在这里延续和轮回。
“猴子跟人差不多,它们要怀胎九个多月,小猴子才会出生。
寿命也很长,有一只母猴子,现在有四十多岁了,眉毛都白了,算是猴子里的老人家了。”
当地人把杨永禄比作统景峡的“美猴王”。但杨师傅说,“我心里清楚,猴子之所以听话,那是因为我是喂养它们的人。猴子是猴子,它们有自己的野性,也有自己的猴王。”
统景峡猿的猴王,是一项“高危行业”,常常要付出鲜血为代价。
杨师傅介绍说,猴子平时打架也很厉害,几乎每天都要打架。吃东西也要打架,选“领导”猴王也要打架。有时候打得兴起,会去悬崖上打,打输了的不慎掉在石头上,就死了。猴子打架的时候,即便是正怀着孕的母猴,也常常被殃及无法幸免。
猴子死了,杨师傅会去山上挖个坑,把他们埋起来建个猴坟。
不过,也不是每一只猴子,他都能兼顾得到,“有些沟沟过深,我爬都爬不上去。”
如果猴子们在人力无法攀爬的地方出了事,杨师傅也无能为力,他只能继续守着其他猴子。
为了保持猴子的野性,杨师傅还学习有现实版“花果山”之称的贵州黔灵山的养猴经验,把黄瓜吊起来给猴子吃。
如今年过半百的杨师傅,还在继续着喂养猴子的工作。
他有了自己的感悟:人们爱看猴,也许并不仅仅因为它们可爱的外表,在很多方面,人们能从猴子身上找到与人类的共性。
慕名来到统景峡的游人,可以亲眼观赏“百猴过江”的壮观场面,与统景峡猿亲密接触。
统景峡猿也成为了“新巴渝十二景”之一。
杨师傅介绍说,游客们也可以自己买猴粮,去喂食或者跟猴子们互动。
他提醒说,只要不做出过度接触的行为,比如直接把相机对着它们的脸拍照,猴子们都会比较温顺的。
景区负责人说,杨师傅对工作很敬业,坚持了这么多年,他把猴子们照顾地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