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新闻热线: 0571-88255213
设为首页 |
新闻热线: 0571-88255213
潮新闻讯 “出口转内销”,成为了大热的话题。
在美国“对等关税”宣布第二周,4月13日-18日,第五届消博会如期在海南海口举办。
在这个开放大平台上,商务部启动了“外贸优品中华行”系列活动,将走进包括浙江在内的10个外贸和消费大省,围绕重点行业帮助外贸企业与流通领域企业对接,畅通外贸企业的内销渠道。
涌金君注意到,本届消博会的一大特色,就是突出展示国内的外贸优品,配套设置了外贸优品特色展区。“外转内”风起,置身外贸大省的浙江企业如何应变?
内销市场怎么转
14日上午,外贸优品特色展区里搭起舞台,首场“外贸优品中华行”产销对接会即将开始。涌金君发现,在这个展区里也有浙江企业的身影。
浙江凯喜雅集团品牌负责人王鹏铖早早来到现场,希望在国内销售渠道方面有所收获。作为中国最大的丝绸产品出口商,凯喜雅有90%的营收来自外贸,产品主要销往欧洲、美国、日本等高端市场。
说起关税,王鹏铖非常淡定:“我们经历过多次全球经济风波,在2015年就做了战略调整,没有那么慌张。”
经过多年实践,凯喜雅很清楚自己“转内”的弱项。
比如,出口大多是B端生意,对接代理商、经销商,对于自主品牌建设没有太多经验;国内市场的运行逻辑还没有摸透,认知和理念转变还需要时间。这也是大多数外贸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
“往价值链上层走”,是内外贸通行的底层逻辑。
对接会上,王鹏铖重点推介了“可机洗真丝”,这项专利技术一举突破丝绸难打理的痛点,让产品的应用场景和适用人群更广。“C端偏弱,就先做产品。”他说,“全产业链创新是我们的强项,‘外转内’就是要扬长避短,夯实产品竞争力的基础。”
中国不缺消费力,但市场瞬息万变。眼下,凯喜雅正在开发全品类产品,价格从几十元到几十万不等,满足更多消费人群的需求;同时,广泛参加国内展会,拥抱直播、电商等线上平台,近距离触及国内消费者。
电商如同“外转内”的快捷键,在消博会上被很多企业提及。
在浙江形象展区,浙江舜浦工艺美术品股份有限公司的草编帽、草编手袋等非遗文化产品聚拢了人气。
去年,舜浦的出口占比将近六成,产品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过,在全球消费萎缩、美国关税陡增之下,今年舜浦以国内市场为主,想要打响自己的品牌。
打开舜浦的小红书账号,今年的更新频率更高、产出内容更精致。“大家都在‘卷’电商,要做出特色并不容易,我们已经扩大了营销团队。”企业外联负责人谢逸宁说。
在非遗草编工艺行业,舜浦连续十多年位居全国产销量首位。记者 张迪 摄
此外,舜浦还在与银行、文旅局等不同领域单位对接,希望以活动伴手礼的形式,更快进入到国内公众的视野。
在宁波展区,涌金君遇到了一群做中东欧品牌经销的创业者,从进口商品的角度看国内市场开拓,他们也遇到了相似的品牌问题。
兰月主要经销希腊、斯洛伐克的巧克力和酒,在她看来,要快速打开内贸市场确实不容易。“中国的产品太多了,不够知名,消费者就会优先选大品牌。”这些年,她跑展会、找代理、做营销,不断拓展平台和渠道。
但转换思路,这些产品有原料和品质优势,还有历史文化沉淀,“小众不等于不好,反而是稀缺。”这是她最近的思考。
“中国市场更新换代非常快,尤其是在电商选品时,如果能找到特色、讲出故事,小众品牌就有机会成为‘宝藏好物’,被年轻人接受。”因此,她也希望在消博会找到专业的电商合作伙伴。
多元市场怎么拓
除了转向内销,发掘海外多元市场也是应对关税的举措。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外贸企业都深知单一市场的风险。
比如消费电子类产品的不少元器件从美国进口,关税增加导致零部件成本上升;成品出口时,关税部分转嫁到商品定价,也冲击了美国市场的销量。因此,很多企业早已开始谋划“把鸡蛋分散在不同篮子里”。
走进浙江形象展区,浙江极客桥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演示照明无人机。作为全球唯一一家量产照明无人机的企业,极客桥近三年大力拓展多元海外市场。
极客桥工作人员正演示照明无人机。记者 张迪 摄
企业创始人胡克飞告诉涌金君,营销人员走访了31个国家和地区,已接到来自欧洲、中东等市场的订单。这些照明无人机应用广泛,将进入应急救援、煤矿、体育、影视拍摄等多个领域。
他特别看好中东市场,“因为气候炎热,人们有大量的夜间户外活动需求,市场潜力非常大。”
今年,极客桥还计划在日本成立分公司,进一步建设经销点和生产基地,提升全球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性。
“国际贸易环境复杂,美国关税政策虽然目前对产品友好,但存在不确定性。”他说,接下来,企业计划在海外通过贴牌生产、经销商代售等合作模式,分散贸易风险。
“以前我们认为‘一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但未来逻辑也许会转变。谁有创新力、制造力,谁才有话语权。”在胡克飞看来,最终要靠产品力说话,“只有品牌,没有制造,产品就无法落地。把制造核心环节掌握在自己手里,中国制造也会成为最大的‘品牌’。”
同样在日本布局,今年以来,浙江毫微科技有限公司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该公司主营采集仓和3D打印设备,去年结合二次元手办文化,开发出自助3D打印设备,可以为Cosplay爱好者量身打造自己的手办。
毫微科技的3D打印手办。记者 张迪 摄
“日本是‘动漫之都’,本身有很庞大的二次元受众基础,去年我们尝试对接日本客户,很快受到市场欢迎。”浙江毫微科技3D打印首席运营官陈涛说。
目前,毫微科技的产品还进入到新加坡、南非等新兴市场。“近几月订单已经排队,制作周期从15天延长到20天甚至一个月。”他说,原本企业计划参加5月的中东欧博览会,但因为产能不足,将在明年继续开发中东欧和中东地区的业务。
事实上,即使没有“对等关税”,拓展多元市场也是企业长远发展的目标。
“穿越周期的企业,不会去纠结不可控因素,而是始终推进全球化布局和供应链优化。”王鹏铖说,十年前布局的东南亚生产基地,近些年对冲了部分关税风险;今年,凯喜雅谋划在欧洲布局生产基地,同步推进转内与拓外,让海内外供应链体系更加稳定可控。
在美国“对等关税”的纷扰之外,中国的巨大市场向世界打开,全球71个国家和地区、4100多个品牌来到海南,拓展合作版图、共享发展机遇仍然是这个时代的核心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