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新闻热线: 0571-88255213
设为首页 |
新闻热线: 0571-88255213
四天会期、109.8亿元订单、1.7万名采购商——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博览会交出的成绩单,展现的不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折射出合作的质变。
2015年,中东欧博览会前身——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在宁波举办,为更好响应“一带一路”倡议,2019年,博览会从地方性展会升格为国家级展会,成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核心平台。
本届博览会经贸“朋友圈”扩容,参展国别全面扩围,吸引了中东欧14国及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展,展览面积达8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近1500家,专业采购商超1.7万人次,其中境外采购商约4000人,规模创历届新高。
跨越十年的盛会,见证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往来结出的累累硕果。
硕果来自于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战略互信的深化。长期以来,“一带一路”倡议与中东欧国家发展战略对接,政策沟通为经贸合作铺路,博览会升格为国家级平台,就是最好的证明,这跨越式的升级,体现双方诚意满满。正如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谢贵平所言:合作国家也会越来越多,合作层次也会越来越高,未来这种变化,合作的领域肯定还会拓展,投资的规模还会进一步扩大,会进一步推动中欧之间的政治互信和民心相通。
丰硕的成果来自于产业链互补优势的释放。中国制造业与中东欧农产品、技术资源形成高效互补,109.8亿元订单中,机电产品与中东欧葡萄酒、乳制品交易双向增长,印证供需匹配的高度契合,同时也印证双向奔赴才能更好共生共赢。
丰硕的成果来自于开放平台的持续创新。从单一贸易展到涵盖投资、文旅的综合性博览会,1.7万名采购商背后是数字化采购、云对接等新模式的赋能,推动合作从量变到质变。
中国—中东欧合作,正如两个老朋友,相知相惜,多年的合作,早已从“买卖”升级为珍贵的“友谊”,这场盛会不仅是贸易额的叠加,更是合作维度、机制与理念的全面升级。在逆全球化暗流中,中国与中东欧以务实行动证明,开放包容的“双向奔赴”,终将跨越山海,共赴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