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新闻热线:   0571-88255213

一颗种子从浙出发丨一条稻花鱼“游”进乌蒙山
2025-08-14 18:30:34 来源:潮新闻
分享到:

编者按:从东海之滨到塞北江南,从巴蜀梯田到坝上草原,一颗颗来自浙江的绿色种子,跨越千山万水,寻找着共鸣的土壤。当守护的力量与发展的渴望同频共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开出灿烂花朵,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丽画卷,正在神州大地上徐徐展开。潮新闻推出浙江践行“两山”理念20年专题报道《一颗种子从浙出发》,共同倾听每一颗种子的拔节之声。

在浙南青田层层叠叠的梯田间,稻花鱼自在悠游了千年。如今,这群“会游泳的种子”溯长江而上,游进了四川古蔺的乌蒙山区,在川南的土地上续写着“稻鱼共生”的新故事。

青田的农技专家带着这一千年农耕智慧远赴古蔺。他们发现,这里的梯田虽美,却因劳动力外出而日渐荒芜。“何不试试‘稻鱼共生’?”专家们提议。但简单的复制暗藏风险——古蔺梯田更开阔、雨水更多,直接照搬青田模式难以实现。经过几年试验,他们因地制宜地创造出新的共生模式。最妙的是,他们还结合当地农耕文化,打造出“稻鱼节”等特色节庆,让传统农事变身旅游亮点。

变化悄然发生:荒田重新蓄水,鱼苗在稻荫下成长。当地干部算了一笔账,2024年,凤凰村稻鱼共生的水稻产量达到250万斤,亩均水稻纯收入达2200元,远高于普通的水稻种植户,加上田鱼产业,预计每亩能再增收1500多元。更难得的是,这套系统让化肥农药使用量大幅减少,山涧里的野生鱼虾也渐渐回来了。

这条从青田“游”来的稻花鱼,不仅带来了增收致富的新路子,更让“两山”理念在西部山区落地生根。如今,川南乌蒙山区的“稻鱼共生”系统已成为长江上游生态保护的示范样本,而这颗从浙南出发的“共生种子”,正在更多地方续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故事。

【来源:潮新闻  作者:  编辑:管鹏伟】
  • 时政
  • 经济
  • 城建
  • 文化
  • 民生
  • 墅评

新闻网站: 人民网 新华网 杭州网 都市快报在线 浙江在线 上城 下城 西湖 江干 滨江 萧山 余杭 富阳 临安 建德 桐庐 千岛湖

政府门户网: 杭州市政府 上城区 江干区 下城区 西湖区 拱墅区 高新(滨江) 萧山区 余杭区 富阳市 临安市 桐庐 建德市 淳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