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新闻热线: 0571-88255213
设为首页 |
新闻热线: 0571-88255213
央视新闻客户端讯 当地时间14日,海地发生里氏7级以上强烈地震。截至当天傍晚,海地民防部门宣布,地震遇难者人数升至304人。
地震发生后,海地民防部门和灾区民众迅速展开搜救。据灾区民众介绍,目前仍然有大量失踪者被埋在瓦砾下。随着搜救工作的继续推进,死伤者人数可能进一步上升。
灾后救援工作困难重重
目前灾后救援工作面临诸多困难。海地长期缺乏医疗物资,一些医院当天也在地震中被严重损毁,这种情况下收治大量伤员,无疑对医疗系统是一大挑战。
此外,受山体滑坡的影响,从首都太子港通往重灾区的陆路交通目前已因道路受阻中断,救援力量只能通过直升机和小飞机抵达灾区,拖累了搜救进度。地震发生后,海地新任总理阿里埃尔·亨利宣布全国进入为期一个月的紧急状态。他表示,已经协调国内各方力量向灾区紧急运送援助物资。
当天海地多地发生了数次余震。地质专家表示,未来一个月之内海地都会持续受到余震影响,不排除再次发生规模较强的地震的可能。余震不断也增加了未来几天灾区搜救的不确定性。
另据当地气象部门预报,当地时间16日至17日将有一股热带风暴登陆海地。届时,暴雨天气也会增加救援和重建的难度。
居民回忆受灾经历
菲利普·博登(Philippe Boutin)是一名生活在波多黎各的海地人,他每年都会回海地探望亲人。他描述道:“地震发生时恰逢该镇举行庆祝活动,因此镇子上的人比平时都多,目前仍不知瓦砾下还有多少人。”
萨茹斯(Sajous)在震区附近的海滨度假圣地经营一家酒店。他表示,酒店30间客房中有9间倒塌了,幸而当时无人入住,未造成人员伤亡。
首都太子港居民娜奥米(Naomi Verneus) 回忆称:“我醒来后没时间穿鞋,经历了2010年的地震,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奔跑。”
多个国家和组织将为海地提供救灾援助
地震发生当天,多米尼加、古巴、玻利维亚、阿根廷、智利等多国就地震灾害向海地致以慰问,并表示将向海地提供救灾援助。
联合国正努力支持当地救援工作的展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太子港发言人表示,计划向灾区运送医疗用品。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太子港代表处表示,现在灾区急需食品、药品以及清理废墟的重型设备等物资,同时,需要立即设立紧急避难所安置灾民。
14日当天,世卫组织和泛美卫生组织均表示,已经着手评估向海地提供紧急医疗援助的可能性。(总台记者 高雪 侯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