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新闻热线:   0571-88255213

跑出生态文明建设“杭州加速度”
2022-10-15 10:08:52 来源:杭州日报
分享到:

跑出生态文明建设“杭州加速度”-杭州新闻中心-杭州网

杭州日报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杭州2016年成为省会城市中首个“国家生态市”;2017年荣获“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美丽山水城市”称号;连续七年获美丽浙江考核优秀,连续六年获得省“五水共治”大禹鼎;着力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县(市)5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11个。

十年间,杭州在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生态系统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持续发力,跑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杭州加速度。同时,全市深入推进“五水共治”和碧水保卫攻坚战,强力推进精准治水、铁腕治水、数字治水,不断提升水环境质量和人民群众获得感。

十年水环境治理成效显著

水美城才美。十年间,杭州治“水”下足功夫。

持续开展“清三河”和剿灭劣Ⅴ类水等专项行动,持续实施河道水质三色预警,不断补强黑臭水体治理短板,水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切实加强“清三河”长效管理,严防反弹。强势推进剿劣工作,2017年县控以上断面全面完成消劣目标,至今未出现反弹。在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现场会上,杭州治水工作得到住建部和生态环境部的肯定。

2018年,杭州在全省首创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工作,基本实现污水“应截尽截、应处尽处”,污水直排“全面清零”。截至2021年底,累计全面完成13个区县(市)、168个镇街、3631个生活小区、112个工业园区(集聚区)的“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工作,总体进度稳居全省前列。

十年治“水”成绩斐然。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由良好转变为优,市控以上断面,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由最低74.5%提高至100%,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比例由80.9%提高至100%。

“美丽河湖”向“幸福河湖”升级

新塘河被称为“拥江第一河”,河道毗邻钱塘江、贯穿钱江新城核心区。近年来,河道保护部门通过实施清淤、美化、亮化等工程,水岸环境不断提升,“闹中取静,轻松闲适”的特色已成为多数人对新塘河的最大感受。2021年,新塘河荣获“浙江省级美丽河湖”。

十年间,杭州全面完成主城区河道整治工作,逐步开展绕城以外建成区城市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以“美丽河湖+”为主线开展美丽河湖、水美乡镇及农村池塘整治。2018—2021年,杭州累计创建省级美丽河湖66条、市级美丽河湖213条。

同时,杭州积极开展河湖健康评价,持续推进河湖“清四乱”,推动“美丽河湖”向“幸福河湖”迭代升级。2021年全市河道健康评估报告显示:未来科技城核心城市片区河道健康状态为“非常健康”、上塘河片区河道健康状态为“健康”、北塘河以北片区河道健康状态为“健康”。河道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白鹭栖息、鱼翔浅底”的景象日益增多。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

2022年,杭州发现全球新物种——白盖鸡油菌、国内新分布苔藓植物——短尖护蒴苔。同年夏天,在桐庐境内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海南鳽,它是全世界30种最濒危鸟类之一,因极为罕见,被称为“世界上最神秘的鸟”。近年来,清凉峰保护区“国宝”频现,华南梅花鹿由建区前的80头增长到目前的300多头,成为中国野生梅花鹿分布最东端的最大野生种群。其他如黑脸琵鹭、中华秋沙鸭、海南鳽、黑麂、白颈长尾雉、中华水韭、野生莼菜等珍稀濒危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在杭州频频出现,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局面。

这些都得益于杭州多年来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杭州生态环境部门通过开展四个重点区域(西湖、桐庐、临安、淳安)和其他非重点区域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并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监测,强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完善重点珍稀濒危物种保护抢救和重点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保护长效机制。2021年,杭州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与成果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上参展,4个案例成功入选“生物多样性全球100+典型案例”。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任彦 史洁 通讯员 陈爱民  编辑:郑海云】
  • 时政
  • 经济
  • 城建
  • 文化
  • 民生
  • 墅评

新闻网站: 人民网 新华网 杭州网 都市快报在线 浙江在线 上城 下城 西湖 江干 滨江 萧山 余杭 富阳 临安 建德 桐庐 千岛湖

政府门户网: 杭州市政府 上城区 江干区 下城区 西湖区 拱墅区 高新(滨江) 萧山区 余杭区 富阳市 临安市 桐庐 建德市 淳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