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新闻热线:   0571-88255213

​2024年度浙江考古十大重大发现 杭州两处遗址入选
2025-03-03 10:55:47 来源:杭州日报
分享到:

近日,浙江考古界的“奥斯卡”——2024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评选会在杭州举行。经严格审议,最终评选出了本年度浙江考古十大重大发现。其中,杭州的萧山鲁公桥遗址与临安衣锦城城墙遗址脱颖而出、荣耀上榜。

萧山鲁公桥遗址坐落于萧山区蜀山街道金银桥东100米处,地处浙北平原区南部、萧绍平原的西部,周边环绕着各时期的古遗址和墓葬群,如新石器时代的跨湖桥遗址、下孙遗址等,以及商周时期的柴岭山土墩墓等。

这是一处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文化瑰宝。据市考古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萧山鲁公桥遗址的古代文化堆积自良渚文化时期起始,历经商周、汉六朝、隋唐、宋元、明清,一直延续至近现代,其中良渚文化时期和商周时期的遗存尤为丰厚。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1年至2024年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萧山博物馆对鲁公桥遗址进行了系统的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达9000平方米。结果显示,鲁公桥遗址是一处保存相对完好、堆积序列完整的聚落遗址,其主体年代为良渚和商周时期。考古人员共清理出灰坑、墓葬、水井等遗迹260余处,出土了陶、瓷、石、玉等质地的小件和标本3000余件。该遗址不仅清晰地揭示了自良渚文化时期至明清时期的聚落演变过程,对探索萧绍平原地区的单个聚落变迁具有重要价值,而且为钱塘江以南地区良渚文化基层聚落的研究补充了宝贵材料,对研究良渚文化的南传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遗址中的良渚文化遗物既展现了与良渚遗址群相一致的特征,又呈现出与嘉兴—沪南地区相一致的风貌,反映了萧绍平原地区与太湖周边地区之间活跃的文化交流。

临安衣锦城城墙遗址地处南苕溪与锦溪交汇的河谷平原,北依太庙山,南望功臣山,占地面积约0.51平方公里。据介绍,衣锦城是吴越王钱镠在晚唐时期兴建的第一座城,历晚唐、五代、北宋,随吴越国纳土归宋而逐渐废弃,具有重要的军事和政治意义。

2024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临安吴越文化博物馆对该地块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近1400平方米。考古人员清理出了吴越国衣锦城东城墙、东南城隅、排水沟等重要遗存。“城内还发现有南宋至明清时期的建筑遗存,包括柱础石、庭院砖墁地和排水沟渠等,发掘出土有五代、宋元至明清时期的瓷器、建筑构件、铜钱等遗物。其中,出土的青釉花口碗、青釉莲花纹碗等均为五代至北宋时期,建筑构件有城砖、莲花纹瓦当、滴水、柱础石等,部分砖带‘官’‘西’‘目’等铭文。”衣锦城项目相关负责人说。

该项目负责人同时介绍,本次考古工作是首次对衣锦城东城墙进行的系统发掘,价值重大。首先,明确了城墙与排水沟的兴废年代,根据地层堆积及出土遗物判断,城墙及排水沟的使用年代为五代—北宋时期,到南宋时期逐渐废弃,与吴越国兴衰息息相关;其次,廓清了衣锦城东城墙、东南城隅形制结构及复杂的排水系统,为研究吴越国王城规制、防御防洪理念提供了科学资料。“尤其是‘山、水、城’合一的规划设计,为探究衣锦城选址及人地关系提供了重要例证。”

此外,市考古所还有多项成果入围2024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包括杭州临平孤山村遗址、杭州余杭清水湾遗址、杭州萧山金家浜遗址和杭州滨江傅家峙遗址,充分展示了杭州在考古领域的丰硕成果和深厚底蕴。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通讯员 沈欣宁 杨曦 记者 熊艳  编辑:高婷婷】
  • 时政
  • 经济
  • 城建
  • 文化
  • 民生
  • 墅评

新闻网站: 人民网 新华网 杭州网 都市快报在线 浙江在线 上城 下城 西湖 江干 滨江 萧山 余杭 富阳 临安 建德 桐庐 千岛湖

政府门户网: 杭州市政府 上城区 江干区 下城区 西湖区 拱墅区 高新(滨江) 萧山区 余杭区 富阳市 临安市 桐庐 建德市 淳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