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新闻热线: 0571-88255213
设为首页 |
新闻热线: 0571-88255213
今年茶季以来,梅家坞的茶田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特殊“采茶工”——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娜娜家的茶田,就是人气颇高的龙井茶采摘体验点,每天都有头戴斗笠、腰挎竹篓的境外游客,穿梭于翠绿色的茶田,沉浸式体验杭州龙井鲜叶采摘的乐趣。有趣的是,娜娜用英语接待时,不少游客却说:“我想听你们讲杭州话,特别有味道。”
时下,“China Travel”(中国游)热度不减,“China Shopping”(中国购)成为新潮流,像这样在杭州进行深度游、文化游的境外游客越来越多。
根据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杭州接待入境游客116.69万人次,同比增长107.8%;今年1-4月,杭州接待入境过夜游客37.6万人次,同比增长16.3%,来杭的日本、韩国游客数量增幅领先,欧美游客的接待量同比上涨25.6%,以龙井茶、东坡肉、茶香鸡等为代表的“杭州味道”,以及外骨骼机器人、“凉宝宝”等“科技新特产”,正在“圈粉”国际游客。
韩国游客增速领跑 欧美市场回暖明显
前不久,韩国游客“智慧”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杭州三日之旅:她一下飞机就前往西溪湿地,观看了原创宋韵沉浸大戏《今夕共西溪》;第二天,她乘坐西湖手划船、参观雷峰塔,在附近的“外婆家”吃饭,晚上还到新天地观看了太阳马戏在亚洲的唯一驻场秀——杭州《X秀》……“连观众席都能动,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她在短视频里说。
自2024年11月8日中国对韩国试行入境免签政策以来,越来越多韩国人来中国旅游、商务考察、探亲访友。
“除西湖周边,大运河、塘栖古镇、钱江新城城市阳台也是境外游客很喜欢的打卡地,东南亚游客也很关注杭州的数字科技产业,现在旅行社也在进行相关产业旅游线路的拓展。”浙江省中青国际旅游有限公司奖励和入境旅游中心总经理贾亮介绍,目前东南亚客源市场的客单量增速较快,已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欧美客源市场中,定制游、自由行的客单量已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同时,杭州的茶文化体验、沉浸式“夜秀”等文化旅游项目,都成为吸引境外游客的新亮点。
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美国、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越南、泰国、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德国是杭州入境旅游十大客源国。其中,韩国市场表现尤为亮眼。
另一项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杭州的入境游市场,呈现出季节性特征,比如3-4月正值东南亚国家传统节庆季,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团队游客占比显著提升;随着暑期旅游旺季的到来,7-9月欧美游客数量明显攀升,德国、法国、意大利、希腊、葡萄牙等国的游客迎来增长。这一现象,也体现了杭州作为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多元吸引力。
携程旅行方面透露,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杭州位居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前三位,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同时以杭州为目的地的机票订单同比增长26%,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78%,跻身入境旅游热门城市榜单前十位。
消费支付便利化 实现境外游客支付“全畅通”
5月19日,首批60余名境外游客在杭州大厦B座一楼体验了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新政带来的便捷服务,以及10款未来感十足的杭州“科技新特产”。当天,德国游客SiHao购买了一盒茶叶,打算回家后送给好友品尝,在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的新政下,他收到了9%的退税款项。与热衷于在茶田采茶的游客一样,这一片茶叶,成了他了解杭州的文化密码。
同一天,来自法国的浙江工业大学国际学院留学生徐朗在杭州大厦的“科技新特产”市集,被外骨骼机器人、宇树健身泵深深吸引——此前在法国,他是机器人工程师;来自德国的游客拉吉夫直接入手一款名为“凉宝宝”的科技产品,他现场拆开“凉宝宝”,于炎热的午后开启西湖之旅。
从茶田采摘到商圈扫码支付,境外游客在杭州的体验变得越来越“丝滑”。
目前,杭州已有162家离境退税商店,其中15家支持即时退税(全市“即买即退”商户今年有望增加到118家),并首创“现金+支付宝扫码”双通道退税模式。
当下,“外国人在杭州买买买”与杭州支付体系的不断完善密不可分。例如,支付宝“外卡内绑”服务支持全球游客绑定七大主流国际银行卡。境外游客下载支付宝App,绑定国际银行卡之后,就可以与本地居民一样,实现“扫一下”支付,也可以“碰一下”支付。
在支付便利化方面,在杭州的境外游客可以和本地居民一样,实现刷卡支付、扫码支付和现金支付三种方式;杭州的重要交通枢纽、宾馆酒店、核心商圈等地的ATM机,普遍具备外卡提现功能;杭州的商户也准备了59万个“零钱包”,小额兑换很方便。
五大跃升 多管齐下专治入境游“水土不服”
去年12月17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对54国人员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一系列免签政策的推出,让国际游客来到中国不仅停留时间更长,活动区域也大幅拓展。
然而,文化差异、语言障碍、支付习惯等不同,则考验着目的地城市的“国际接待”智慧。
如何让来杭的境外游客在差异中体验和谐,从景观吸引中收获文化共鸣,让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都能获得满意的旅游体验?在一定程度上,这不仅关乎城市旅游服务体系的完善,更是对城市文化包容度的深度考验。
在逐渐破解支付和退税问题的同时,今年5月,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推出“五大新跃升”计划,分别就产品、品牌、服务、环境、机制等方面作系统提升,构建一套全链条、多维度、智能化的服务体系,通过精细化的服务破解入境游的痛点,延长游客在杭的停留时间。
除基础服务升级外,杭州正推出特色入境游服务。据悉,杭州新推出不久的“轻松游”行李服务改革,同时向境内外游客开放。记者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了解到,该项服务实现游客与行李的“分头行动”,只需一个电话,就可以在城市的酒店、交通枢纽寄存行李,或选择专人运送行李到酒店、机场、火车站等,让游客抵达杭州后或离开杭州前,都可轻装游览。
通过科技赋能,杭州正构建一个入境游服务新矩阵。比如“数智”杭州文旅体验,同样实现了主客共享,境外游客在支付宝上搜索“AI Hangzhou”小程序,完成住宿登记申报后会拿到“住宿码”,到酒店后即可“一碰入住”。如今该项服务已覆盖杭州一万多家酒店。
另一方面,以“茶”为代表的杭式文化生活体验,作为杭州面向国际客源市场的核心的文化旅游产品,在持续扩容。从梅家坞、龙井村的千年茶韵,到径山茶宴,境外游客沉浸式体验《梦华录》中的宋韵四雅,也可以一键下单同款茶并直邮到家。
在梅家坞,娜娜的工作室正尝试将茶文化的探索延伸至生活方式领域——游客不仅可以采茶、炒茶,更能参与茶会雅集,甚至能拜师学“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