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新闻热线:   0571-88255213

十五分钟儿童友好生活圈托举城市未来
2025-07-17 10:50:32 来源:杭州日报
分享到:

解码杭州儿童友好社区的幸福密码

杭州日报讯 7月的杭州,暑热夹杂阵雨,在萧山区城厢街道湘湖社区的“小芽儿农场”,新翻的泥土微微湿润,正敞开怀抱准备迎接下一场丰收。一旁的立牌显示,这片土地归属于湘湖幼儿园的某个班级。他们即将在此种下毛豆、白菜等时令作物。

春耕秋种、喂养动物、水塘捞鱼……这样亲近自然的鲜活体验,如今,已成为一些杭州小伢儿放学后的日常。

大约3年前,萧山区城厢街道湘湖社区启动未来社区建设,将附近浙赣铁路沿线的2700平方米闲置地块,改造成了如今这处农场。从此,周边居民的孩子有了自己的“责任田”。他们在家长陪同下参与田间劳动,感受四季流转,并于“田园课堂”中慢慢领悟劳动的价值。

不仅如此,社区还精心打造了幼托中心、婴幼儿成长驿站、室外微公园等多个育幼服务场景,基本覆盖了周边0-16岁各年龄段的儿童需求,共同组成了儿童友好社区的幸福基石。

今年,这份来自湘湖社区的探索样本,入选了国家第二批《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可复制经验清单》,彰显出杭州“一米高度”的治理活力。

自2022年入选第一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以来,杭州一路奔跑,将社区、医院、学校等儿童友好基本单元,作为城市“一米视角”经验扩充的前沿阵地,从成长空间建设改造的“硬功夫”到公共服务普惠共享的“软实力”,因地制宜全面贯彻儿童友好理念,逐步推动美好理念向美好城市实景转化,取得了良好成效。目前,4项儿童友好典型经验做法获全国推广。

与此同时,更多儿童友好实践成果在基层社区开花结果。比如,“撤村设居”代表——上城区四季青街道五福社区,以打造未来社区幸福邻里坊为契机,发起了一场政府指导、儿童主导、社区自治的“友好变革”,将孩子们用蜡笔描摹出的梦想蓝图,转化为屋顶体育场、玩具图书馆等超10个具象的儿童友好活动空间,并引入儿童成长营、青少年宫等一批儿童友好项目,让家门口化身四季相宜的“童乐园”;富阳区春江街道春雨社区坚持在未来社区建设中引入儿童视角,组织家园活动提升城市小主人的主人翁意识,同时积极拓展春日芳草地和共享农田等户外实践基地,联动周边企事业单位、社区达人等推出“小春伢”系列课堂,培养鼓励孩子形成良好习惯,丰富课余体验;余杭区仓前街道仓南社区聚焦放学场景,选取学校周边闲置场地或校内架空层,按儿童身高与行为习惯设计集安全管理、学习娱乐、互动交流于一体的儿童专属空间,提供免费托管服务,将放学后回家前的“等待时间”转化为“成长时间”,也为辖区双职工家庭解决了家校衔接间的“时间冲突”问题等。

儿童友好理念,正通过集成各类育幼服务场景的社区15分钟儿童友好生活圈,融入城市肌理,成为城市标配。下一步,市妇联将联合发改、建设、园文等部门推进新建、续建和改建项目中继续融入儿童友好元素,尤其是在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和未来社区建设中精心规划设计“一小”建设场景,推动实现更多托幼基础设施、教育服务设施以及儿童游憩设施等在社区等儿童友好基本单位精准落地。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马梦妍   编辑:高婷婷】
    • 时政
    • 经济
    • 城建
    • 文化
    • 民生
    • 墅评

    新闻网站: 人民网 新华网 杭州网 都市快报在线 浙江在线 上城 下城 西湖 江干 滨江 萧山 余杭 富阳 临安 建德 桐庐 千岛湖

    政府门户网: 杭州市政府 上城区 江干区 下城区 西湖区 拱墅区 高新(滨江) 萧山区 余杭区 富阳市 临安市 桐庐 建德市 淳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