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新闻热线: 0571-88255213
设为首页 |
新闻热线: 0571-88255213
落水迅速“大字漂” “手拉手”是危险施救行为
作为杭州戏水圈的“顶流”,富阳壶源溪沿线一到夏季便人群涌至,龙鳞坝、蚌潭坝、沸腾坝等都是市民游客纳凉玩水的好去处。记者了解到,近日壶源溪沿线的乌龟坝、沸腾坝等地溺水险情频发,幸亏发现救援及时才没出大事。
乌龟坝天天“下饺子”
狼群队员一下午连救两人
乌龟坝位于富阳场口镇,是去往“网红消暑地”龙鳞坝的必经之地。一到周末,环金线(去往龙鳞坝)上就开始拥堵,从乌龟坝到龙鳞坝14公里路,平时开车20分钟,周末会堵上几个小时。近些年,随着“网红”露营地龙鳞坝爆火,其沿线的乌龟坝游客也络绎不绝。
“乌龟坝是整个壶源溪最深的地方,深水区能有五到六米,危险时有发生,我们的任务就是看到溺水及时救援。” 富阳狼群救援队队员周丰军说。
7月20日下午2点左右,一名来自重庆的小伙子小李来乌龟坝游玩。据周丰军观察,小伙子看上去算是会游泳的。
小李下水后,慢慢地游到深水处,因体力不佳想停下来休息,可水下很深,脚踮不到水底,整个身子开始往下沉。
周丰军说:“我立马意识到出事了,赶紧游过去救他。”
一小时后,来自湖南永州的高中学生小彭也发生了意外。当天他和家长一起前来玩耍,以为水很浅,走到石头中间就跳了下去,没想到跳进去的是深水区。
“当时能看到水已经没过他的头顶了,在水中使劲挣扎,露出双手用力拍打水面。”周丰军又赶紧去救起小彭。
沸腾坝水量大冲击力大
有小孩在水中游玩被冲走
沸腾坝也是壶溪源上的一处网红打卡地,位于富阳区常安镇,从去年开始,沸腾坝、蚌潭坝等地成为了“新晋纳凉地”,富阳黑鹰救援队队员向义军介绍,“之所以叫沸腾坝,是因为水中有台阶,有一定坡度,水会相应地向下冲击,看起来像沸腾的水。” 向义军说,一旦在这里发生意外,最危险的是人会随着水流被冲走。
黑鹰救援队每天会派10多名队员在此处执勤,已有两年多。前两天,向义军在蚌潭坝救起了2个落水的小男孩。
当天下午,向义军与其他队友在蚌潭坝护航。看到2个小孩子单独在溪边玩耍,一个小孩不小心滑进了水中,另一个想过去拉他上岸,结果也滑进去了。
向义军说,因为水冲击力大,形成了漩涡,会把人“吸”进去,旁边大人看到后也不敢贸然下水救援。“幸好我带了救生绳,把绳子抛下去,在下面群众的帮助下,使劲拉他们上岸,这才脱险。”
7月10日下午2时左右,一名6岁左右的小女孩在沸腾坝玩耍,“不知什么情况,她突然从浅水处开始往下漂,被水冲到深水处后,身子也渐渐往下沉”。
在岸上紧盯水域的向义军立即从石台阶上跑下去,一个猛子扎进水里,将沉入水底的小女孩捞起,抱了上来。
“我们执勤的整个水域全程有5公里,水面开阔。夏季周末游客很多,有时根本照看不过来。” 向义军建议,前来游玩的家长们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孩子,不要盲目下水,这里水量大、冲击力大,一定要避免溺水悲剧的发生。
发生溺水后应如何自救?
7月25日是第五个“世界预防溺水日”,杭州公安在建德市公安局水上派出所附近的梅城镇千年三江口开展了一堂防溺水安全必修课,实景演练自救及施救做法。
落水迅速“大字漂”
争取救援时间
当发生溺水事故时,大多数人下意识的反应是挣扎;当看到有人落水时,大多数人下意识的动作是徒手将落水者拉起来。这样的做法将带来什么后果?救援人员现场进行了演示。
【情景】江边一位散步者(模拟落水者)步履悠闲,忽然一阵江风吹来,失去重心的他一不小心落入江水之中。记者看到,不会游泳的落水者正本能不断挣扎。伴随着剧烈扑腾,落水者开始下沉加速,慢慢地体力耗尽。
旁边的小伙伴(模拟施救者)看到后,几人迅速手拉手,将身体探到江水中,准备徒手将溺水者拉起。但效果却适得其反,溺水者求生本能抓住第一人,落水者拖拽导致两人落水……落水者没有被救上岸,几名小伙伴反倒被拖下了水。
“这是错误救援示范。”杭州市公安局交通(水上)治安分局民警贺正林警示,模拟施救者“手拉手”是一种不当施救行为,很容易一同被拖入水中。“盲目施救等于自杀!”
贺正林说,首先落水后要迅速采用“大字漂”姿势:仰面展开四肢,口鼻浮出水面,这种自救法能为救援赢得黄金时间。其次,发现落水者后应该立即呼救并拨打110报警电话,千万不能手拉手救援,应使用救生器材智慧施救。
救生工具有哪些?
应该如何使用?
贺正林介绍,常用的救生工具有救生圈、救生杆、救生绳等,使用工具器械既能救起落水者,更能保障施救者的安全。
【情景】此时水中三名模拟溺水者正使用“大字漂”的姿势等待救援。救援人员将救生杆带圈的一端递给了距离较近的落水者,等落水者抓住后,施救者俯卧降低重心(严防被拖下水),顺利将落水者拉回岸边。
贺正林说,救援距离较远的落水者可抛投救生绳,抛出的绳子就是“生命牵引线”,施救者降低重心,将溺水者慢慢拉回岸边。“救生圈要精准抛投在落水者正前方,落水者将救生圈套在身上。救生圈抛投时不可直接砸向落水者头上,避免击伤。”
警用无人机水上巡逻
智能遥控救生圈开展“硬核”救援
当溺水者远离岸边,救生绳和救生杆的长度无法触及时,应如何施救?贺正林说,科技就是最强的援军。
记者看到,两架无人机正升空开展水上巡逻。据介绍,1号无人机搭载热成像仪,比人眼能更快发现险情。当它发现落水者位置后将会开启喊话,紧接着2号机搭载救生圈抵达溺水者正上方。“3、2、1——抛投。”带GPS定位的救生圈准确落在溺水者身旁。贺正林说,落水者可以将抛投的救生圈戴在身上,确保自身安全,等待救援。
“水上救援真正的‘黑科技’是智能遥控救生圈,自带螺旋桨,不怕风浪,可以在岸上像开遥控车一样远程操控驶向落水者,当它靠近落水者时,落水者双手抓住扶手,上身趴在智能救生圈的U形凹槽处,岸上的遥控操作手可以选择合适的位置将落水者一起载回岸边。”贺正林介绍,这款智能遥控救生圈自带定位系统,即使遥控信号中断,它也能自动返回出发点。
“黄金4分钟”救生密码
请认真学习
“心脏骤停后的4分钟,每1秒都关乎生死。”建德市第二人民医院急救医生介绍,当发生溺水导致呼吸中止时,先应该高声呼救:“快来人,这里有人溺水啦!” 并指定专人拨打急救电话或自行手机呼叫120。如旁边有其他行人,可指定专人取AED。
“因淹溺或其他窒息原因所致心搏骤停者(特别是婴幼儿),若只有1人在场应先实施1分钟心肺复苏,再启动急救系统。” 急救医生现场演示了急救做法。
第一步:清理口腔异物
救护者跪于伤病员一侧,两手大拇指按压下颌,将嘴打开,侧头查看口腔,若有异物,将其取出。
第二步:打开气道
救护者跪于伤病员一侧,将一只手放在伤病员的前额,另一只手的中指和食指放在伤病员的下颏部,下压前额,上抬下颏,用仰头举颏法(颈椎未损伤者),打开气道,保持气道开放通畅。
第三步:人工呼吸,捏住鼻子口对口吹气
吹气量:500-600ml(平静呼吸);
吹气时间约1秒;
吹气同时眼睛看胸廓有无起伏,胸廓抬起即可;
避免过度通气。
第四步:胸外心脏按压
成人按压要领:
位置:胸部正中、两乳头连线水平,即胸骨下半部;
深度:5-6cm;
频率:100-120次/分钟;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弹;
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中断不超过10秒)。
“手臂要垂直!节奏要快速有力!”成人胸外按压30次、人工呼吸2次,循环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