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新闻热线:   0571-88255213

从政府工作报告读出信心
2023-01-12 20:02:06 来源:浙江宣传
分享到:

浙江宣传微信公众号消息 时间进入2023年,伴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很多人担忧:今年的经济形势怎么样?生意好不好做?钱袋子会不会更鼓?一些已经返乡的务工者,心底可能正在盘算,春节后该去哪里找工作?浙江企业能提供怎样的岗位和收入?这些想法都可以浓缩成一句话:明天会更好吗?

1月12日上午,浙江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隆重开幕,省长王浩作政府工作报告。看报告学报告,读出什么?关键是读出信心。

结合政府工作报告,回顾过去这一年乃至五年来浙江的改革发展实践,我们或许能对报告的感受更加具象、更加立体,也更能强烈感受到,立足当下、迎接明天,我们是有充足信心的。

过去三年,疫情对浙江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很大冲击,当前很多群众的生活仍然存在不便,千家万户有着各自的烦恼,企业发展还面临不少挑战,前进道路上也不会一帆风顺。此时此刻,我们最需要的是信心。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信心支撑,尤其是在爬坡过坎的艰难时刻,多一分信心,就多一分跋山涉水的勇气,多一分攻坚克难的力量。

然而,信心不是从天而降的,也不是凭空而来的。我们的信心从哪来?我们就结合政府工作报告,聊一聊信心。

有人说,那些你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读过的书,没有一样是无用的,它们都藏在你的气质里。对一个人来说如此,对一个省份亦然。

浙江的信心首先来自于过去我们成功应对了许多风险困难,屡屡涉险滩、爬陡坡、闯难关,并取得了浸透着汗水的沉甸甸的成绩。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就强调:“浙江改革开放二十多年走过的道路,就是一条在不断克服困难中前进的改革创新之路,就是一段‘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的历程”。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过去一年,浙江有效应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统筹打好疫情防控、稳进提质组合拳,经受住了超预期的冲击和挑战。“超预期”三个字,足见形势之难、步履之艰。

过去五年,同样是历经艰辛,成绩也令人鼓舞: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扎实开局,经济发展质量显著提升,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站上了新的更高起点。城乡居民收入继续稳居各省区第一位,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2.04缩小到1.94,这些都关系到浙江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切身感受。

应对风险困难,教会了我们能力方法。一路走来,难免有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困难。在逆风逆水中开好顶风船,我们长了才干、壮了筋骨,增强了斗争本领,学会了更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方法,学会了在多目标动态平衡中寻求最优解,等等。比如,面对世纪疫情的重大冲击和风高浪急的外部环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该怎么统筹兼顾、综合施策?我们碰到过漩涡,遭遇过风浪,但我们在游泳中学会了游泳。再如,全省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很多党员干部掌握了数字化技术,树立了数字化思维,运用数字手段推进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得到增强。

应对风险困难,锤炼了我们的精神斗志。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战胜了血吸虫灾害,到新世纪之初,我们打赢了防治非典型肺炎的攻坚战,再到近些年,我们抗击疫情,精神力量一直都是我们的强大武器,各种困难也让我们的精神斗志变得更加强大。过去五年来,浙江战胜了一个又一个挑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收获,这是弘扬浙江精神的具体实践,也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爱国精神、担当精神、求真务实的精神、命运与共的精神。

没有一种努力是白费的。我们在应对风险挑战的过程中变得愈加强大,积累了更多经验,我们也就有底气说:不怕难、难不怕。

游泳总会呛水,跑步难免崴脚,往前走就一定会遇到困难和挑战。有时候,信心缺失源自发现不了问题。看到问题后,才能有望冷静分析、科学处置,才会增强信心。

对困难和挑战做到心中有数,对问题认识得越充分、越深刻,不断寻求破解困难的“钥匙”,拿出解决问题的“药方”,今后努力的方向就会更明确,自然就有了“打赢这一仗”的信心。

诚然,在困难中保持信心很难,但回头看,浙江“打怪升级”的路,就是这样走出来的。

远的不说,很多人应该还记得,本世纪之初,浙江的一些企业频繁遭遇反倾销诉讼、贸易设限。《习近平浙江足迹》写过一个“不敢钉8颗纽扣”的故事:国外某品牌服装一件售价上千元,而位于象山的加工企业,只敢为每件衣服钉6颗纽扣,尚有微薄利润;如果将纽扣数量增加到8颗,就无利可图。

刚到浙江工作的习近平同志不回避困难,正是因为看到了浙江块状特色产业的优势和不足,看到了产业发展演进规律和信息化带来的机遇,所以才提出要以“腾笼换鸟”的思路和“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勇气,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指引下,浙江的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逐步从“低小散”转向“高精尖”,以“高质量”取代“高增速”。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今天,我们所处的环境不是未知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清晰地摆在我们面前。比如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创新发展能力不足,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不够;缩小三大差距、满足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还需持续发力;绿色低碳发展和能源保供稳价还面临不小压力,等等。政府工作报告紧紧围绕问题,提出了今后五年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部署了2023年的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

病灶找到了,药方也拿在手上。从“浙”出发,每个人内心应该更笃定、更踏实。

一年一度的省两会,是社会各界共商大事、凝聚共识的一个平台。该怎么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该怎么为企业排忧解难,该怎么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这些是政府工作报告以较大篇幅突出的重点内容。

比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扩投资促消费;统筹发展和安全……政府努力为企业、群众提供有力保障,比如,重申坚定不移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促进“两个健康”,比如,强调聚焦办好民生实事,让政府做的事成为百姓满意的事。企业、群众在各自的跑道上加速奔跑,如此同心同向同行,有利于开启下个五年高速发展的序幕。

回想改革开放40多年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站上新的更高起点,力量源于何处?是党和政府始终与广大群众、企业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拼在一起。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为浙江发展腾飞带来了无穷力量。

浙江干部敢为是出了名的。上世纪50年代,时任永嘉县委副书记李云河率先在温州永嘉县搞起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改革开放初期,谢高华喊着“出了问题我负责”,拍板给路边摊市场开绿灯,才催生出世界第一大市场。为了浙江发展、人民幸福,虽千万人,吾往矣。

无中生有、有中生新,浙江地方发展具有扭转乾坤的魔力,而这源于地方敢闯。嘉善是全球最大的木业加工市场,却没有森林;海宁是全国最大的皮革市场,却不产皮草。浙江的地方发展验证了那句话:如果没有奇迹,就让自己成为奇迹。

浙江企业更是敢干,立足浙江、奔向世界。疫情政策调整后,企业包机出海抢订单。如今,600多万浙商深耕国内市场,200多万浙商遍布全球各个角落,带动就业人数以千万计。“一有阳光就灿烂、一有雨露就发芽”。即便再难再苦,浙江企业从未停下前行脚步。

浙江群众敢于率先打破旧框框、闯出新路子。全国第一份私人工商执照、全国第一批股份合作企业、全国第一个私人钱庄......40多年前,被改革开放春风唤醒的温州人,率先挣脱计划体制的束缚,用双脚丈量祖国山河,创造了太多的“第一”。

习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语》中写到,“有人说,浙江经济就是老百姓经济,但是老百姓经济并不是说党委、政府是无所作为的,恰恰是党委、政府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浙江的发展底气,就是源自政府与企业、与人民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团结协作的“浙江模式”。

征途漫漫,没有谁是一个人在战斗。千万人并肩同行,我们都是彼此前行的信心与勇气。

信心的背后,还有政策红利能量的持续“加持”。

往大了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今年我国经济把脉定调,明确要求从战略全局出发,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并从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等方面,释放了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强劲信号,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

从浙江看,我们坚持全力争取政策、创新政策、用好政策,用真金白银帮助市场主体应对冲击、增强信心。去年年初,浙江第一时间出台“5+4”稳进提质政策包,第一时间承接落实国家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接续出台稳经济38条、79条政策以及面向服务业领域特困行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纾困政策,健全政策直达快享机制,全力推动经济稳进提质、回升向好。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2年万家民营企业评价营商环境报告》显示,浙江位列第一。

今年,浙江在“5+4”稳进提质政策体系的基础上迭代升级,集成创新形成了“8+4”政策体系,即扩大有效投资、科技创新、“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等8个重点领域政策包,财政金融、自然资源、能源、人才等4张要素保障清单。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再次释放了利好的政策举措,比如建设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建设,大力推进数字化改革,以及实施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等十大工程,等等。有的是对过去的延续升华,有的颇具开创性、创新性。各种各样的政策举措,彰显的是一届接着一届干的决心,传递出的是浙江政府将越干越好的姿态。我们也就有理由相信,浙江发展将越来越好,人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挑战前所未有,任务艰巨繁重。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只要我们找准“政策眼”、用足“含金量”,把政策给到位,把项目落实好,就一定能把政策红利源源不断转化为改革优势和发展胜势,困难就能被战胜,信心就会越来越足。

明天会更好吗?毛泽东同志有过一句名言:“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看到希望,要提高我们的勇气。”路在脚下,事在人为。明天的一切,归根结底取决于我们今天有多大信心,有多少行动。

【来源:浙江宣传  作者:  编辑:管鹏伟】
  • 时政
  • 经济
  • 城建
  • 文化
  • 民生
  • 墅评

新闻网站: 人民网 新华网 杭州网 都市快报在线 浙江在线 上城 下城 西湖 江干 滨江 萧山 余杭 富阳 临安 建德 桐庐 千岛湖

政府门户网: 杭州市政府 上城区 江干区 下城区 西湖区 拱墅区 高新(滨江) 萧山区 余杭区 富阳市 临安市 桐庐 建德市 淳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