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5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新闻热线:   0571-88255213

被毛主席接见的女英雄走了 但她的“海霞精神”永不消逝
2023-03-23 16:30:04 来源:潮新闻
分享到:

潮新闻报道 3月22日夜,一段“传奇”落幕——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首任连长汪月霞逝世,她是上世纪70年代电影《海霞》的主人公原型,享年87岁。  

汪月霞是谁?

东经120°59′45″,北纬27°41′19″,由302个岛屿组成的百岛洞头就坐落于此,汪月霞也出生于此。

上个世纪50年代,温州沿海一带频遭骚扰,洞头成为重要的东海海防前线,从苦难生活和战火硝烟里走过来的一群渔家姑娘,离开灶台和闺房,自告奋勇扛起钢枪,用自己的血与泪,与驻岛官兵一起保卫海疆、保卫家园。

1958年,为响应毛主席向全国发出的“大办民兵师”的号召,洞头县政府组建成立了民兵团,其中的北沙乡成立了女子民兵排,汪月霞任排长。她们提出“建设海岛,保卫海岛”的口号,一边严格进行军事训练,协助驻岛部队加强海防战备;一边积极参加生产劳动,上山种庄稼,下海养海带,既是战斗队也是生产队,兵民一体。

洞头海岛从此走出了一支红色娘子军,巾帼风采成了海岛一道亮丽的风景。1960年4月23日,全国民兵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汪月霞光荣出席并在会上作了发言。4月26日,汪月霞等一批全国民兵代表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会上,她还获得一支以毛泽东名义授予的国产“五六”式新型半自动步枪。

汪月霞载誉归来,在全县引起了极大轰动,推动了全县民兵和军民联防工作。对于这次会议,汪月霞在回忆录中是这样描写的:“我感受确实很多,但嘴上说不出条条理理,心里却永远记着:我原是一个不懂事的苦孩子,是解放军救我出火坑,是共产党给我新的生命。没有毛主席和共产党,就没有我汪月霞的今天。”

全国民兵代表大会结束后,当时受到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鼓励的汪月霞,回到洞头立刻开始了组建女子民兵连的工作。1960年6月5日,北沙女子民兵连成立。连队由北沙乡桐桥、柴岙、鸽尾礁、大王殿等7个村的120名女民兵组成,共4个排、8个班,汪月霞任连长。

家喻户晓的“海霞”

“风吹榕树沙沙响,渔家姑娘在海边哎,织呀织渔网……”20世纪70年代,一部以洞头女子民兵连为原型创作的电影《海霞》出世,成为一代人的经典记忆。电影主题曲《渔家姑娘在海边》,至今仍在老一代人的记忆中。

1964年,著名作家黎汝清被洞头海岛女民兵的英模事迹所感动,慕名先后两次来到洞头,对这个连队的发展历程以及她们工作、生活情况作了全面深入的了解。他以汪月霞为主要人物原型,创作了一部反映海防女民兵成长历程的长篇小说《海岛女民兵》。1972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谢铁骊将《海岛女民兵》改编成电影剧本并拍摄成电影《海霞》。1977年10月,电影《海霞》在第十九届巴塞罗那国际电影周和第三十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放映时获得好评,产生了良好的国际影响。

1990年,建连30周年之际,时任南京军区政委傅奎清题词:“发扬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革命精神,继续在海防事业中谱写新的篇章。”此时,“先锋女子民兵连革命精神”作为一个独立的精神概念被单独提出。2000年,建连40周年时,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部长迟浩田接见了首任连长汪月霞,充分肯定了女子民兵连40年来所取得的建设成就,并强调指出:“要把女子连的旗帜举下去,把‘海霞精神’传下去。”

至此,以“爱岛尚武,励志奉献”为内核的“海霞精神”被正式提出,并快速地传播、推广和发展。

“海霞精神”永不消逝

在第一代“海霞”心中,当民兵既是战备需要,更源于一份强烈的家国情怀。身处和平年代,有的人认为“海霞精神”过时了,女子民兵连落伍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女子民兵连是海岛儿女的一面旗帜,涌现了汪月霞、陈玉兰、王翠香等一批全国全军英模人物。2010年建连50周年时,习近平同志曾发来贺信,勉励女子民兵连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大力弘扬“海霞精神”,为发展地方经济、维护和谐稳定、服务国防建设等作出新的贡献。

2020年,在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建连60周年之际,潮新闻记者赴洞头。60年过去了,洞头已从一座普通渔岛变身为美丽的“海上花园”,“海霞精神”同样历久弥新,成为一张名片、一个品牌,闪耀在海岛发展的每一段历程、每一个角落——

行走在洞头的大街小巷,会发现以“海霞”命名、与“海霞”有关的公园、学校、纪念馆、村居随处可见。走进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纪念馆,馆内陈列的85枚奖章、120张奖状、125面锦旗和200多本荣誉证书,向来往游客诉说着这支队伍与这座海岛的动人故事。

历经岁月洗礼,“海霞精神”如同一面旗、一团火、一盏灯,辐射感召着更多人。

“海霞妈妈”志愿者服务总队、海霞女子电力服务队、海霞顺风车联盟、海霞女子散文社、红十字海霞应急救援队……越来越多的洞头人以“海霞”的名义上孤岛、走渔村、进企业、到社区,开展各类公益服务活动,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了“海霞”的内涵。

2019年12月,海霞学院挂牌成立。女子民兵连骨干排队员成了海霞学院的教官和红色讲解员,将“海霞”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潮新闻记者在北京与参加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现任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连长陈盈盈聊起“海霞精神”,她说,“海霞精神”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即爱岛爱乡、守护海疆的家国情怀;技艺精湛、担当有为的敬业精神;笃志不倦、永葆本色的励志取向;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奉献宗旨,“海霞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海霞”走了,但海霞精神永存。

【来源:潮新闻  作者:记者 李攀  编辑:陈周滢】
  • 时政
  • 经济
  • 城建
  • 文化
  • 民生
  • 墅评

新闻网站: 人民网 新华网 杭州网 都市快报在线 浙江在线 上城 下城 西湖 江干 滨江 萧山 余杭 富阳 临安 建德 桐庐 千岛湖

政府门户网: 杭州市政府 上城区 江干区 下城区 西湖区 拱墅区 高新(滨江) 萧山区 余杭区 富阳市 临安市 桐庐 建德市 淳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