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新闻热线:   0571-88255213

“取经之旅”的深意
2023-04-14 11:37:09 来源:浙江宣传
分享到:

浙江宣传消息 4月12日、13日,浙江省党政代表团赴江苏、上海学习考察。

代表团都去了哪些地方?从新闻报道可以看出,在南京,代表团考察了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南京软件产业博览馆、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在苏州,考察了苏州工业园区、宝时得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在上海,瞻仰了中共一大纪念馆后,考察学习了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浦东展览馆、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上海亿通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数据交易所……步履不停,行程满满。

省委书记易炼红强调,这是一次务实之旅、学习之旅、取经之旅,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萌发与实践的不凡历程,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真理伟力、人格魅力,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国情和党性教育、思想和灵魂触动,更加坚定了紧跟总书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信念。

值得思考的是,浙江代表团为何选择这些点位调研考察?背后其中有何故事和深意?笔者想到了三个词:重温、学习、再出发。

两天,三城,13个考察点,其中不乏我们熟悉的“老面孔”“老地方”,勾连起沪苏浙两省一市一体合作的件件往事。

13日上午,代表团在上海的第一站,就来到中共一大纪念馆,重温党的光辉历程,感悟党的初心使命。

兴业路76号,中共一大会址;嘉兴南湖,革命红船起航地。上海和浙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共同书写了红色历史的开篇。重温党的光辉历程,为的是一心一意、接续奋斗,竭尽全力继续走好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推动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之路。

重温的还有长三角的纽带情谊。笔者注意到,除了浦东新区外,此次考察的苏州工业园区、上海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等地,也是浙江代表团的“老熟人”。2017年,浙江省党政代表团前往皖苏沪调研,就曾到这3个地方学习取经。

近年来,尤其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长三角“走亲”“互访”越来越密集,三省一市越走越“亲”。此次考察,不仅是为了看看兄弟省市的最新实践,也是为了感受其中“不变”的情谊,进一步攥指成拳、各扬所长、合作共赢。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能有今天的盛况,我们不能忘记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谋划部署。

“浙江宣传”在《越走越“亲”》一文中提到,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率领浙江省党政代表团赴沪苏考察学习。当年7月,习近平提出“八八战略”,第二条就指出“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20年来,习近平同志一直高度重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20年前,在上海浦东新区,习近平带着代表团成员感受“开放”释放出的能量。一家家跨国公司在此设立全球性研发机构,一个个工业园区里随处可见不同国家的国旗,资本、人才、技术纷至沓来。13日,浙江党政代表团再次来到浦东,在浦东展览馆回顾浦东开发开放30年来取得的成就。

走过20年,重温总书记的谋划部署,就是要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之际,继续全方位深度接轨上海,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学习,自然是此行的重要目的。

上海作为长三角的龙头城市,是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领头羊;江苏的GDP位居全国第二、长三角第一,成功经验同样值得浙江借鉴学习。从这次满满当当的行程看,浙江到底要向上海和江苏两位“大哥”学哪些本领?

瞄准最尖端的科技,为的是掌握创新这把“金钥匙”。这次考察的地点,既包括聚焦基础核心问题、纳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的紫金山实验室,又有高科技园区的典范苏州工业园区。一方面,浙江把目光对准这些创新“带头人”,学的是科研攻关的韧劲、前瞻引领的闯劲、组织规划的巧劲,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战略支点赋能提速。另一方面,长三角科技、人才、产业要素十分集中,这次“走亲”也是为了共同探讨,如何发挥各自科技创新的比较优势,既各展所长,又相互配合,共同打赢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坚战、攀峰战。

观察最新兴的业态,为的是以“他山之石”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新思路。浙江是数字经济大省,但不满足于在“存量”中做文章,而是以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推动数字经济往“高”攀升、向“新”进军、以“融”提效。像这次浙江党政代表团参访的上海数据交易所,就是大数据产业的重要基础设施,自2021年组建以来,数交所已实现挂牌数据超1000个,对接全国范围内数商800余家,交易额突破1.2亿元,为加速数据流通作出新的探索。

对标最一流的服务,为的是打造更好营商环境。拼经济,很重要的方面是为民营企业提供更便利的政务服务。长三角地区的数字政府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像上海的“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浙江的“最多跑一次”“数字化改革”、江苏的“不见面审批”等都已成为全国数字政府建设的标杆。这次考察学习,浙江代表团走进企业园区、走进资本市场服务基地、走进行政服务中心,就是看看政府还能为企业做什么、为群众做什么,让数据多流动、企业群众少跑腿,学习怎样用最一流的服务吸引最一流的企业和人才。

瞭望最开放的平台,为的是在国际竞争中重塑优势。作为“双循环”的重要枢纽,长三角具有先天的对外开放优势,特别是上海,已经成为中国瞭望世界的窗口。比如,在上海,代表团参观浦东展览馆,领略浦东开发开放的生动实践和巨大成就。浙江的“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需要向更加开放的国际化城市学习,加快由贸行天下向产行天下、智行天下跃迁,向制度型开放拓展。从行程看,此行也收获了不少这方面“干货”。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从这一趟务实之旅、学习之旅、取经之旅中,能读出什么样的“真经”,又该如何运用指导实践?关键是,更有力地做好浙江的事,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扛起浙江担当。笔者想到了五句话。

学习无止境。2003年3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带着60多人组成的党政代表团,到长三角主要城市“走亲”。在习近平同志的推动下,全省上下掀起“学沪苏之长,抓解放思想,兴开放之举,促浙江发展”的热潮。

20年过去了,浙江人在不断学习中实现了自身进步,面向未来,也惟有通过学习取得更大发展。所以浙江的代表团依然要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借鉴先进成果。20年的实践足以印证,善于学习是追赶差距的“法宝”。傲慢产生偏见,骄傲只会导致止步不前。

机遇不等人。浙江地下没有什么大矿产,地上也没有大片的黑土地和原始森林。但浙江人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遇,成功变资源小省为经济大省。回望过去,浙江抓住了农村大包干、发展乡镇企业、加入WTO等几次重大机遇,实现了经济的一次次腾飞。

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人,面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这样的大平台、大战略、大使命,更需要我们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给经济社会发展再插上“新的翅膀”。

创新是关键。创新是实现现代化的决定性因素。前面也说了,浙江代表团这次出门,去了不少高新企业,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学创新,找到创新深化的好思路、好做法。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长三角区域要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破解全面创新的制约瓶颈,强力推进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往高处攀、向新进军、以融提效,努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高地、创新策源地,让创新成为浙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的引擎。

改革不停步。江浙沪有个共同点,三个地方的人们都有着强烈的改革意识,蕴含着深厚的改革基因,特别是改革开放45年间,通过拥抱改革实现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浙江是靠改革起家的,无论什么时候改革都不能停步,再难也要改,在这方面绝不能落后。永葆“敢为天下先”“敢闯无人区”“敢当弄潮儿”的锐气,坚定不移全面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不断破除束缚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因素,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省,才能始终走在改革的最前列。

开放在路上。《之江新语》里提到过两个概念,一个叫“浙江经济”,一个是“浙江人经济”。“浙江经济”是浙江省域范围内浙江人和非浙江人创造的经济总量,“浙江人经济”则是浙江人在浙江以及浙江以外任何地方创造的经济总量。两种模式虽然内涵不同,但都体现着开放的特点,前者是“引进来”,后者是“走出去”。

开放永远在路上。对于浙江来说,深入推进“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既要“立足浙江发展浙江”,也要“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积极投身全球产业分工合作实践,把高水平“走出去”闯天下与高质量“引进来”强浙江有机统一,打造更具韧性、更具活力、更具竞争力的“地瓜经济”。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今年新春伊始,浙江沿着“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三条路径,一口气亮出了三个“一号工程”,“三箭齐发”,就已经是在开局起步之年瞄准向拓宽发展空间,准备撸起袖子酣畅淋漓地干一场。

取经归来,是为了更好地再出发。我们已经走过了千山万水,但还要继续跋山涉水,不断把创新之势、改革之势、开放之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来源:浙江宣传  作者:  编辑:陈周滢】
  • 时政
  • 经济
  • 城建
  • 文化
  • 民生
  • 墅评

新闻网站: 人民网 新华网 杭州网 都市快报在线 浙江在线 上城 下城 西湖 江干 滨江 萧山 余杭 富阳 临安 建德 桐庐 千岛湖

政府门户网: 杭州市政府 上城区 江干区 下城区 西湖区 拱墅区 高新(滨江) 萧山区 余杭区 富阳市 临安市 桐庐 建德市 淳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