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新闻热线:   0571-88255213

潮声丨中央高规格研究人口问题:“高质量”一词有何深意?
2023-05-09 11:34:31 来源:潮新闻
分享到:

站在人口负增长和人口老龄化交汇的关键十字路口,中国还能找到新的人口机会吗?

这个被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有了来自最高层的“答复”——

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会议透露什么新信号?人口高质量发展怎么实现?如何塑造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带着这几个问题,潮新闻记者采访了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任远和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人口大数据基地主任兼宁波工程学院“一老一小”发展研究院院长米红。

许多人都没有想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人口”成了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

聚焦经济发展领域大事的会议,为何似乎突然“转了”话题?关于人口的两个新信号,或许能解答。

第一个新信号是会议对中国当下人口发展形势的判断: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

先看几组权威数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全国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18.70%,这个数据比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上升了5.44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几乎每5个人中,就有1个人年龄达到60岁或以上。

在七普分析报告中,国家统计局预判到“十五五”时期,我们会迎来中国人口总量的“拐点”。但实际上,据最新统计,2022年末全国人口已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拐点”提前到来。人口问题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灰犀牛”之一。

比中国先一步迎接生育率下滑的日本,现在压力就很大。4月,日本总务省发布报告称,截至2022年10月1日,日本人口总数跌破1.25亿人,连续12年下降。日本舆论认为随着出生率下降、人口老龄化,日本将面临经济和安全的巨大挑战。

可见人口问题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长期性的重要支撑作用,是各国的共识。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任远关注到了这一点,在他看来,中央财经委员会开会研究人口问题,表明了中央决策层对人口变动和国家发展问题的重视。任远表示,长期以来,我国人口规模较大、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高,被认为是“人口红利”有利于中国经济增长。但如今人口总量已经开始下降,人口结构上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也开始下降,人口变动出现复杂的变化,需要思考新时期的人口发展和国家发展的关系。

第二个新信号是会议提出“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提法。

“党的二十大报告已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新提法实质是对二十大报告关于人口问题重要论述的深化和延伸。”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表示,面对“人口红利”空间缩小的趋势,中国必须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只要中国的人口是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人口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就没有改变。

中国社科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昉在《人口负增长的经济影响与政策调整的机会窗口》中也表达过类似观点:人口数量不足可以用质量来补充,人力资本永远是最重要的。

可以明确的是,从量到质、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型,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的“拐点”已经到来。

“人口高质量发展”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任远认为,“人口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新时代人口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其内涵非常丰富,但最核心的方面应该是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口整体素质。

会议明确,把教育强国建设作为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程,全面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

根据2022年的最新统计,目前我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达到2.4亿,占人口总量的17%。我国每年招收和毕业的大学生均超过1000万人,放眼全世界,我国应该算是大学生招生规模、毕业规模最多的国家。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数据,和我们人口数量同样庞大的邻国印度,25岁以上的人中,有46%没有完成小学教育。

“人口素质在经济学上被称为人力资本,而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引擎。”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人口大数据基地主任兼宁波工程学院“一老一小”发展研究院院长米红说,人口质量替代人口数量是发达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通行做法。这些高素质人才就是中国“人才红利”的初步显现。

但我们也要看到人口素质的另一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0.93年,比2021年提高0.11年,比2020年提高0.18年。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仍然较低。而且劳动年龄人口中,大龄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显著偏低,这部分人口就业寿命的延长和工资收入的增长都会因此受到影响。

米红说,面对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我们应该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待提高人口素质问题。例如,针对高等教育,要推动其专业设置以及培养体系的改革,让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能够更紧密地对接;健全灵活便捷的终身学习机制,为职业发展与转型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培训,大力丰富老年教育资源。

发力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当下,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记者注意到,这次会议指出,“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分布合理”,这个提法意味着什么?

“这其实是明确了人口空间分布和人口高质量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中都很重要。”贺丹说,在人口总量减少的情况下,人口和产业结构、人口和区域发展结构的分布合理尤为重要。她分析,人口流动迁徙,同样是这一轮人口结构变化的最大特征之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在地域上,人们开始从农村向城市、从中西部向东南沿海等地区迁移;在产业上,随着农业工业领域技术的快速发展,劳动力不断被机器替代。而由各类服务业或商业组成的第三产业正在吸纳更多劳动力。

贺丹说,这就需要合理布局产业结构、创造多元就业机会,让更多劳动力在合适的岗位上,提升劳动效率,同时户籍、公共服务等改革也要及时跟进。

“人口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劳动力资源利用、技术进步等多重因素都会产生影响。”贺丹说,这样的安排正体现了我国人口发展战略与相关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系统性和协同性。

米红也关注到了这一点。“此次会议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人口高质量发展这两个议题放在一起研究,正是因为现代人力资源的合理分布需要跟产业分布有更高的契合度。”米红举例道,现在大学培养的一些毕业生一时找不到工作,但一些用工单位却又找不到符合要求的员工的问题较为普遍。这个现象的背后正是劳动力和产业的结构性错位,需要对高校的部分专业布局、培养方案进行及时调整。

此外,会议提到的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稳定劳动参与率,也是人口空间分布中的重要一环,包括挖掘潜在青壮年劳动力、为有再就业需求的“银发族”提供平台和保障等。

以今年一季度为例,虽然总体就业趋势回暖,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5%,但16-24岁城镇青年调查失业率均值为18.3%。据调查,这些青年劳动参与率不高的原因各有不同,有人是真的找不到工作,有人是找不到心仪工作,就干脆先歇一歇再说。

“这是经济社会和人口结构发展到新阶段的一种表现。想激发这部分潜在劳动力稳定参与劳动,除了传统的就业援助和促进措施,还需要社会创造符合需求的体面优质工作岗位,这也是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新命题下的新挑战。”贺丹说。

【来源:潮新闻  作者:执笔 纪驭亚  编辑:陈周滢】
  • 时政
  • 经济
  • 城建
  • 文化
  • 民生
  • 墅评

新闻网站: 人民网 新华网 杭州网 都市快报在线 浙江在线 上城 下城 西湖 江干 滨江 萧山 余杭 富阳 临安 建德 桐庐 千岛湖

政府门户网: 杭州市政府 上城区 江干区 下城区 西湖区 拱墅区 高新(滨江) 萧山区 余杭区 富阳市 临安市 桐庐 建德市 淳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