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新闻热线: 0571-88255213
设为首页 |
新闻热线: 0571-88255213
潮新闻讯 今年中国首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来了——
首届中国-中亚峰会5月18日至19日在古都西安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主持此次峰会,中亚五国元首应邀与会,这也将是建交31年来六国元首将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
短短两天的峰会,习近平主席将就新时代下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深刻阐述中方立场、宣布多项务实行动举措,六国元首还将共同签署重要的政治文件与多项合作文件,涉及经贸投资、互联互通等多个领域。
中亚地区之于中国缘何重要?此次峰会又将擘画出一幅怎样的中国-中亚关系新蓝图?
为什么是中亚
提起中亚,那是我们的“老朋友”了。
从地理位置上看,中亚西至里海,东则延伸至中国新疆,南抵阿富汗,北达俄罗斯,地域广袤。而“中亚国家”则包含了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在内的五个国家。
早在2100多年前,汉代的张骞便曾两次出使西亚,打开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也开辟出了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
31年前,中国则率先同中亚国家建交,开启了双方交往合作的大门。不仅使中国同中亚国家间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更让33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成为彼此间友好合作的纽带。
俗话说,三十而立。三十多年的交往合作,中亚这个“近邻”,如今与中国“立”得如何?
首先便是屡创历史新高的双边贸易额。
数据显示,2012年时,中国与中亚各国贸易额达459.4亿美元,与1992年建交之初相比增长了近100倍。
2022年,中国-中亚的贸易额更是达到702亿美元,与1992年建交时增长近153倍,创下历史最高水平的同时,2022年中国自中亚五国进口额也达到279亿美元,达到2016年进口额的2.3倍以上。
除了贸易额的显著提升外,近年来中国还十分重视同中亚五国在能源方面的合作,并先后投资建设了大量与油气贸易相关的管道等基础设施。
目前,中国同中亚五国已确定的产能合作重点项目有数十个,涵盖汽车、能源、冶金、化工、医药等众多领域,投资总金额超过200亿美元。当下,中国已经是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哈萨克斯坦第二大贸易伙伴和塔吉克斯坦第三大贸易伙伴。
其次,随着双边经贸合作的逐步深化,中国同中亚五国双边沟通合作的机制也在逐步完善。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使中国和中亚国家开始有了合作发展的机制。近年来,我们更是见证了中国—中亚机制从外长会晤到“中国—中亚五国”经贸部长会议,从“中国—中亚五国”智库论坛到“中国—中亚五国”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的全面升级。
随着近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发展战略日益紧密的对接合作,新机制的建立成为了彼此最迫切的诉求。在2022年6月举行的第三次“中国+中亚五国”外长会晤中,各方更是一致同意建立“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
可以说,正是由于中国和中亚五国在过去三十多年中不断推进的友好合作,才有了今天六国元首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的中国-中亚峰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亚研究室主任张宁告诉涌金君,从外交和国家战略的角度出发,中亚是中国维护西部稳定发展、构筑地区和平的重要伙伴,同时也对巩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凝聚全球治理积极力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西北大学中亚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卢山冰则认为,东边牵手东北亚经济体、向西牵手欧洲经济体的中亚地区,不仅是连接欧亚大陆的中心地带,更在欧亚大陆互联互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中国和中亚五国国家构建起的友好关系也是中国和周边国家、区域国家友好关系中的典范和标杆。
如何再上新台阶
从线上到线下,中国-中亚合作前景如何再上一层台阶?此次峰会双方可能在哪些领域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
首先便是以创新机制引领中国同中亚五国间的发展战略有机对接。
卢山冰告诉涌金君,目前中国和中亚五国都已经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发展高质量合作关系,需要有区域间合作创新机制的支持。
“从2020年建立的中国和中亚五国外长会晤机制,到2022年6月各方一致同意建立的‘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不仅就地区安全、能源和食品安全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倡议,还在区域内建设新的国际运输走廊和国际交通设施,开设区域电视台,举办区域媒体论坛等。在中国-中亚峰会新机制推动下,中国和中亚国家友好关系将会进一步得到加强和深化。”卢山冰说。
除此之外,铁路、能源合作为代表的区域间重大项目的协同推进,对于促进中国-中亚间经贸往来的高质量发展来说必不可少。
张宁认为,在本次峰会的助力下,未来“一带一路”框架内的各领域合作也将迎来合作的“新气象”。尤其是对维护我国家安全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项目可能会优先考虑,比如中吉乌铁路、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等。
卢山冰则认为,想要深化“一带一路”的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要同中亚五国的发展战略进行有效对接,像“一带一路”倡议和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吉尔吉斯斯坦的2018-2040年发展战略等。此外,未来中国同中亚在“陆上丝绸之路”和“地下丝绸之路”等内容在内的新的国际运输走廊建设项目,则有可能在本次峰会后被大力推动。同时,峰会的召开对于中国和中亚五国推动重建阿富汗问题上也会有一定的共识。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专职研究员王术森告诉涌金君,未来中国同中亚五国间将会就能源和“双碳”展开更为深入的合作,尤其是涉及中哈天然气管线的建设和使用,以及我国首条陆路跨境原油管道——中哈原油管线的运营建设。此外,未来各方还有望以《关于深化中国一中亚互联互通合作的倡议》为基础,致力于打造公路、铁路、航空、口岸等为一体的立体化、综合性互联互通网络,为人员往来和货物流通提供更多便利条件。
习近平主席曾把中国同中亚五国合作的成功密码总结为“相互尊重、睦邻友好、同舟共济、互利共赢”。他强调,这四项原则是在合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共同财富,是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行稳致远的政治保障,也是中国同中亚国家友好交往继往开来的力量源泉。
在新平台、新机制、新合作的共同利好下,一个互利共赢、平等互惠的中国-中亚全方位合作平台正在形成,一张擘画了中国—中亚关系的新蓝图也正徐徐铺开,助力形成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