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新闻热线: 0571-88255213
设为首页 |
新闻热线: 0571-88255213
潮新闻讯 杭州凤凰山脚下的馒头山,旧时的皇城腹地,如今的市井人家,成了许多文艺青年爱去的“打卡地”。
多年之前,这里曾是杭城里脏乱破旧的那个“被遗忘的角落”。
2015年11月,巷道逼仄、近50年未逢大变的馒头山社区启动综合整治:违建拆除、危房改造、出租房整治、道路综合整治、地下管线及基础设施整改提升……
历经6个多月,改造后的馒头山在2016年全新亮相。钱江晚报记者一路记录,见证了它的华丽蜕变。
而这么多年以来,在杭州,遇见春天的老区块又何止一个馒头山社区。
如果说馒头山社区的那次“手术”算是老区块比较全面的综合整治,那么杭州现在正在进行的老旧小区改造,让更多老小区迎来了家门口的转角风景。
以前出门看到的是“灰色”现在出门满眼绿意
在馒头山社区住了40多年的来荷仙,之前从来没想过,馒头山会成为杭州一个拍照打卡热门地——家门口那片随性而种的绿植成为众多文艺女青年的取景点,即便炎炎夏日,依旧人来人往。
来荷仙今年69岁,住在梵天寺路50号。这是一幢2层小楼,白墙黑瓦,有着江南独有的韵味。
梵天寺路沿途都是这样的风格,画了墙绘的白墙,挑幅自己喜欢的,往那里一站,咔嚓一张就是一处风景。有着时代感的房子,萦绕着一股浓浓的市井生活气息。
不过在馒头山社区蜕变之前,画风可不是这样的。
“现在出门满眼都是绿意,以前出门看到的却是‘灰色’。”来阿姨家的房子1996年曾经翻建过,内部装修打造得让人舒适了,可是走到屋外,依旧是一片让人糟心的“脏乱差”。
抬头是密布似蜘蛛网的电线,挂满了各家的衣服、床单被褥。低头,道路坑坑洼洼。由于没有地下排水系统,每到大雨天,山水、雨水、污水全部都满溢到道路上。积水有时会没到小腿肚,进出需要蹚水而过。“那些住在地势较低处的居民就更惨了,污水会倒灌进房子,变得水漫金山。”
以前住在馒头山,还有一道特殊的景象。一到清晨,不少居民都会提着痰盂到附近的公共厕所。
有人曾做过统计,馒头山有上千个痰盂。这些痰盂背后,是原住民们辛酸无奈的生活日常。
不过,这些环境的脏乱,生活的不便,都在那次综合整治中得到了改善。
馒头山区块480栋建筑以及道路、绿化、水电管线同步整治,昔日“脏乱差”变身为富有南宋韵味的风情小镇。
现在的馒头山社区,转角就是风景。既有各种创意特色小店,又有市井的老房子,你想要的复古风、烟火气、文艺范,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周围的环境变雅致了,居民的心情自然舒畅了。来阿姨和老伴退休后,就在家门口种起了花花草草,把日子过成了诗。
最多的时候,家门口的花草有30多种,100多盆。尤其是那一面爬满灯笼花的花墙,每次花开,总有不少来往的游客拍照,成了附近有名的打卡点。
就连阿姨家里养的吉娃娃“果果”,也成了很多游客镜头里的模特。“有一次,有位姑娘故地重游,路过我家时,特地翻出了当时拍的结婚照,就有我们家的果果。”来阿姨笑着说。
老居民一度想搬离如今生活幸福得像花儿
盛夏时分,蝉鸣阵阵。沿着凤凰山脚路一路走走逛逛,道路两侧的树木撑起了遮阴的大伞,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落在地面上。
在这里,时间不会争分夺秒,大家的生活,仿佛都是慢的,慢悠悠地散步,慢悠悠地打着招呼。
位于凤凰山脚路的凤凰新村,82岁的郝素琴在这里住了40多年。她说,馒头山社区是杭州最有人情味的社区。
“这里的左邻右舍随便敲开一户,就有着三四十年的邻里情。冬日太阳好的时候,老人们搬把椅子聊天,晒太阳,日子过得舒服惬意。不像我儿子住的新小区,门一关,钥匙一锁,日子隔着的是冰冷的钢筋水泥。”
可即便在馒头山住了这么久,舍不得这里的老邻居,郝奶奶还是曾经一度想搬离这里。因为生活实在是太不方便了。
“改造前,我们的自来水用的都是水塔里的水,遇到高峰期,水就会很小,甚至没水。燃气也没有入户,有的老人喜欢烧煤炉,呛人的烟味熏得整个楼道都是。我们家用的是钢瓶煤气,还会遇到饭烧到一半气没了的情况。”
由于没有装一户一表,三层小楼,26户人家,大家需要轮流抄表。“有时候总表的数字,和去每户抄的数字对不上,最后只能公摊,邻里之间难免出现隔阂。”
不过,这些问题在馒头山社区的那次整治中,全部迎刃而解。
而最让郝奶奶点赞的是,社区改建的“邻里服务中心”。
老底子的馒头山社区仿佛是个没有物业的大杂院。曾经杭城最大的群租房聚居区就在这里。由仓库改建成上下两层,有160个房间,最多时这里住了300多人,鱼龙混杂,人声鼎沸。邻里服务中心就是由这个群租房聚居区改建而成。
“这个服务中心面积大,功能多,里面有居民图书室、室内健身房、书画苑、棋牌室等活动室,还有菜场、医疗卫生服务点、警务室、日间照料中心、老年食堂。放电影、做手工这些活动,我经常去参加,夏天还可以去那里纳凉。”
郝奶奶说,天气好的时候,她早上6点出门,先逛到馒头山公园早锻炼,晨练结束后就去旁边的馒头山农贸市场买个新鲜小菜。“如果不高兴自己烧饭,就去老年食堂吃,80岁的老人还能打7折嘞。”
“以前我儿子来看我,经常劝我搬走,后来看到社区改造得这么好,就不再劝了,反倒羡慕这里环境安静,适合养老。”
【数据说】新一轮改造,2025年底前完成
馒头山社区的蜕变,或许只是杭州城市焕新的一个缩影。
如果说馒头山社区那次“手术”算是老区块比较全面的综合整治,那么杭州现在正在进行的老旧小区改造,更是让很多老小区焕发了新生。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更新。2019年至2022年,杭州市累计改造2000年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1057个,惠及住户近49万户,市民对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支持率达98.9%、满意率达96.3%。
在这项实事工程的改造下,杭州许多老旧小区实现了环境改善、功能提升、颜值焕新。
西溪街道求智社区通过“拆一点、改一点、借一点”,深挖社区可利用的内外部空间,实现空间功能复合利用,满足居民15分钟生活服务圈需求。
上城区南星街道复兴街社区复兴北苑建于上世纪90年代,小区基础设施落后。街道通过楼道及管线整理改造、绿化景观提升、基础设备设施完善、道路无障碍改造、建筑智能化改造等十余项细化工程,小区环境质量得到充分提升。还打造了玩乐、社交的飞鱼公园和休闲公园以及龙山河文化景墙,满足居民精神文明需求。
富春街道狮子山花园通过改造内部设施焕然一新,沥青路面平整宽阔,增设车位,管网通畅,预留了加装电梯所需空间,居民有了更舒适的休闲娱乐场所。
自2019年启动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以来,截至2022年10月,杭州累计新增养老托育、文化活动等公共服务场地约13.5万平方米,其中新增养老服务及托幼场所75处、2.9万平方米,健身活动场地及设施约13.7万平方米,新增口袋公园627处,新增健身步道40公里,加装电梯1257部。
目前,杭州启动了新一轮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接续对全市尚未改造的670个城镇老旧小区进行综合改造提升,力争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在2025年年底前全面改造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