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新闻热线:   0571-88255213

开馆一周年,三问德寿宫
2023-11-19 19:43:10 来源:潮新闻
分享到:

潮新闻讯 2023年11月18日,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再次站上了风口。

36米红墙“洒”下立体卷轴,13件来自杭州文博界的镇馆之宝集结“上墙”——今晚的德寿宫,要以首场数字化文物展览的红墙灯光秀,为自己“庆生”。

此刻,岱赭色宫墙不只是深秋宫苑的背景,而是探索馆藏故事、解读宋韵美学的绝佳“窗口”。

一道红墙,四季重华。

一年前,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20余年孜孜不倦的考古发掘由此“显山露水”,拂去历史尘烟;

一年后,我们重新去审视这座已成杭州文化地标的宫殿:保护工作是否到位?当初将其视为宋韵文化现实抓手的期许,有否如愿?

今天,我们用三个问题,试着叩问德寿宫一年来的风华变迁。

1

露明展示一年,土遗址“健康”吗?

德寿宫“重见天日”后,共有4588平方米遗址进行露明展示,分别是985平方米的中区遗址和3603平方米的西区遗址。如此大面积的遗址露明展示,在全国范围内尚属首次,对身处南方潮湿地区的杭州来说,亦是不小挑战。

对于参观者来说,露明展示的优点显而易见——隔着玻璃围栏,就能呼吸到来自800多年前的尘土气息。一年来,已有超过60万人次游客、2000余个团队和德寿宫遗址“亲密接触”。但同时,这也是一把“双刃剑”,由于露明遗址的“娇贵”,德寿宫一直限制参观预约人数,最大可能减少对遗址的扰动。

一年前,就有部分专家表达了对于德寿宫露明展示的担忧,“担心这样的展示方式,会对遗址本身产生影响”。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文物保护材料实验室教授张秉坚参与了德寿宫从设计到建成的全过程。他说,南方潮湿地区土遗址保护一直是文物保护领域的难题,地下水、生物繁殖、风化病害等都可能对遗址产生不可逆的损坏。“像德寿宫这样揭开面积达到4500余平方米的大规模土遗址,维保难度更是成倍上升。”

为了跨越这几道难关,省市文物主管部门组织了六轮以上专家学者论证。前期建设阶段,德寿宫已开展了TAD止水帷幕技术,为土遗址装上了“挡水墙”,将潮湿环境尽可能转变为干燥环境;在其后的保护棚建设中又采用了新颖的“黑屋”策略,断绝了绿色生物的光能来源,有效抑制了生物生长对土遗址的破坏。

这一年的保养维护,则更像是“望闻问切”后的“对症下药”。广州市白云文物保护工程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黄敏被派驻在德寿宫进行遗址的日常保养和维护。他告诉记者,遗址本体监测分为20余种现场监测和定期保护,每月形成一篇监测报告。

从遗址表面的污染物清理到地下水位和抽水量监测,黄敏所在的“医生团队”,一年以来对遗址可谓“无微不至”。

比如德寿宫遗址中有着大量的砖石文物,受到自身孔隙率和吸水率大的影响,部分砖石文物表面存在泛盐病害,不予处理将会导致砖体严重风化。“我们用毛刷将遗址表面的盐分清除,再用脱盐纸浆对泛盐部分进行湿敷脱盐处理,减少砖质文物的风化、粉化发生。”黄敏说。

德寿宫遗址 潮新闻记者 马赛洁 摄

说一千道一万,露明展示是不是靠谱,最后还是“监测结果”说了算。

根据广州市白云文物保护工程有限公司最新出具的德寿宫遗址保养维护总结报告,在限制客流量的情况下,一年以来土遗址整体现状保存情况较好,含水率趋向稳定,微生物滋生频率和范围越来越小,保证了遗址的安全稳定。

张秉坚教授的观点也很趋同:“德寿宫遗址目前总体状况较好,但还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需要研究和完善,包括东面大门隔绝阳光、遗址厅空气湿度控制、抽水对遗址的影响,以及木桩的科学保护等。接下来,要继续做好遗址的日常维保,加强遗址的监测工作,尽量降低对遗址本体的扰动,维持遗址的稳定。”

他还提到,目前杭州良渚老虎岭水坝遗址和南城墙遗址都采用了“雾化-气相补水”的新策略。“当遗址环境太干,就能利用喷出的水雾调节空气的湿度,减缓土体毛细水向上迁移速率,防止盐结晶析出和土遗址的干裂粉化。”这些措施也可以应用到德寿宫遗址。

2

这一年,德寿宫牵起宋韵几何?

在五柳巷的“什么鬼”咖啡店门口,浙江传媒学院的杨锐和同伴正身着汉服,悠闲地享受阳光。“我们预约了德寿宫参观,还没到时间,就想着提前在周边逛逛。”他们在一位大爷的引路下,发现了这条小巷子,一眼就爱上了瘦金体的招牌。

给他们引路的,是在这一带住了半辈子的郑大爷。“我家现在就是不折不扣的‘宫景房’了。”在他朴素的价值观看来,判断一个地方火不火,在于愿意停下来的人多不多,“以前人们来这里大多是走马观花,现在随便一个转角,就有年轻人能拍上半天照。”

如果说红墙之内,感受到的是南宋宫苑的辉煌盛景,那么一墙之外的旧街新店,串联起的是人们对宋代市井文化的可感可知。

一年前,杭州对德寿宫的定位,是希望它能作为棋眼盘活宋韵文化这盘大棋,成为浙江“宋韵文化传世工程”的代表作。

实现了吗?

从空间上来说,如今的德寿宫,与一街之隔的五柳巷、鼓楼、清河坊历史街区一起成型连片,重新定义“宋韵杭州”的文化生活。

眼下,以德寿宫为原点,一个“步行15分钟可达”的同心圆已绘成。通过德寿宫的串珠成链,原本零落的宋韵文化点位“大珠小珠落玉盘”,有了集中展示、相互衔接的空间基础,形成了新的文旅合力。以清河坊为例,今年前三季度,这里接待游客1129.54万人次,较去年增长50%;总营业额为116950万元,直接翻了一番。

人气之足,得益于业态之丰。在南宋书房,年轻人一大早排起长队,只为了盖一个德寿宫的套章;南宋御街的“重回汉唐”汉服店,从最开始不到30平方米的小店升级成了宽阔的大开间;作为优秀的杭扇非遗传承人,赵平加在五柳巷开店近10年,“今年客流量毛估估都涨了50%”。

从数据上看,一年来,杭州依靠德寿宫迎来了宋韵IP的井喷时代,只是,这股“风”能刮多久?

“重点还是在观念的转变和文化的认同上。”杭州上城文商旅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汇认为,德寿宫最大的价值在于让文化品牌实物化,“这里原本就是宋代最繁华的地段,只是在有德寿宫之前,我们无法准确向游客传递宋韵文化这种概念化的东西,而德寿宫的建成,一下子让这里成了宋韵的精神地标。”

受到德寿宫的辐射效应,宋韵与国潮最先发生了化学反应。咖啡店、茶艺店、国潮文创店逐渐取代了千篇一律的小吃店。像胡庆余堂、方回春堂这样的老字号,也跟着推出了一系列宋韵IP产品和非遗研学项目,抓住了国潮崛起的东风。

“这是宋韵带来的文旅观念上的改变。”方汇说,从具体的消费领域来看,旅游快消品的消费在下降,与之相反的是轻餐饮消费的大幅提升,“以前是到此一游,但现在游客们普遍开始享受慢节奏的生活,追求隐逸雅致的生活美学。”

在这个留存着800年文化积淀的空间里,去探讨“从文化空间到城市认同”的可能性,需要更多的观察样本,去测试德寿宫影响力的边界。

上城区已提出要打造一个宋韵核心圈,即以吴山-清河坊为代表的文博资源集聚区为主要展示区域。在这个区域内,构建“遗址展馆+名胜景点+风貌街巷”宋韵地标体系,加快清河坊、南宋御街、德寿宫片区文商旅融合,将城区全面打造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可以让千年宋韵更好地流动起来、传承下去。”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副局长卓军说。

3

红墙之外,下一个出圈点在哪里?

一年来,关于德寿宫的所有联想,都必然会带上红墙。

这道无论春夏秋冬都在被不断合影的宫墙,将德寿宫送上了杭州“新晋顶流”。社交媒体上,“德寿宫”及相关话题的阅读量超过上亿次,出圈已是不言而喻。

“但只有一道红墙,是远远不够的。”从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负责人周佶的话里,笔者听到的是一种危机感。

在周佶看来,一道红墙仅仅只是一个流量的入口,更为关键的是如何真正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想简单地复制红墙的成功,最终的结果可能反而会筑起一道盲目的“高墙”。

德寿宫的下一个出圈点,在哪里?

或许,抽丝剥茧的源头,还是要回到这座博物馆的起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曾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

宋韵文化研究传承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召集人胡坚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华文明。“城市的现代化发展一大特征,在于对文明的赓续和更新。缩影到一座博物馆,就是要不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和营养,努力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此前并非没有凭借一个文化地标一夜爆红的城市案例,但短期内的数据上升,给城市带来的发展空间始终有限。

具备普适的价值观、有长期沉淀的文化价值符号、让IP更具拓展性和创造性、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条……这些才是构建一个基石型文化IP的必备条件。

胡坚提出,德寿宫出圈的第二落点,可以着眼于夜游。“现在德寿宫白天的展示已经比较成熟,但夜间活动仍然是一块空白。”

在他的视角里,目前国内文旅景区沉浸式夜游已成热点,比如西安的大唐不夜城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其表现形式并不限于地标体验、文创展示,甚至线下的各种粉丝文化体验,都可以是拼图的一块。“德寿宫可以利用现有空间,设计适宜的夜游活动,为杭州文旅夜间经济添上一把新火。”

多样性的开发,厚积薄发增加IP厚度,这样的逻辑在德寿宫身上是否行得通?杭州也在进行自己的尝试——

在今年3月发布的《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全面提升文旅融合发展层次,提升“遗产城市”综合吸引力,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

“后亚运时代,德寿宫将在保护为先的基础上,继续逐步扩大开放量。”在周佶的计划中,新一年将成立德寿宫专家智库,开展“两宋学术论坛”,擦亮“德寿有意思”文化品牌,“文化研究和产品出圈,两条腿走路。”

已经在进行的计划,也有不少。

上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心科长伍乐健说,上城正牵头打造一个全新的城市文创品牌——“宋韵今辉”,以供给优质文化产品为目标,通过组建宋韵文创转化“基因库”“企业库”“产品库”,整合包括德寿宫在内的文化IP和企业品牌,落地“宋韵今辉”文创体系展示中心,链接起文化的“人-货-场”,提振文化新消费。“我们的目标是对标‘故宫文创’,打造一个浙江省代表性文创品牌。”

在全球化时代,把世界城市连在一起的,是贸易、商业和金融,但只有文化,才能使各个城市具有“千人千面”的吸引力。

德寿宫“周岁”即出圈,对杭州来说,是为“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打出了一张特色牌,但只有自身具备形成“风”的能力,才有“一直飞”的可能。

宋韵跨越千年的历史长河,又指向无尽的未来。德寿宫还能不能继续“一飞冲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潮新闻  作者:  编辑:管鹏伟】
  • 时政
  • 经济
  • 城建
  • 文化
  • 民生
  • 墅评

新闻网站: 人民网 新华网 杭州网 都市快报在线 浙江在线 上城 下城 西湖 江干 滨江 萧山 余杭 富阳 临安 建德 桐庐 千岛湖

政府门户网: 杭州市政府 上城区 江干区 下城区 西湖区 拱墅区 高新(滨江) 萧山区 余杭区 富阳市 临安市 桐庐 建德市 淳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