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新闻热线:   0571-88255213

政已阅丨总书记当年亲自部署,浙江46万干部人才肩负重任下乡
2023-12-30 21:06:20 来源:潮新闻
分享到:

12月29日上午,省委书记易炼红主持召开坚持和深化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座谈会。潮新闻记者 胡元勇 摄

浙江推行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转眼20年了。

2003年12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上创造性地提出,“从各级机关挑选一批党员干部下农村,基本实现全省每个行政村都派驻一位农村工作指导员”。

20年后的12月29日,在省人民大会堂,召开了一场坚持和深化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座谈会。会议的规格很高:主持会议的是省委书记易炼红,参加会议的有省委副书记,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省委常委、秘书长和分管农业的副省长等省领导,以及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

这么多领导出席,体现出浙江省委对坚持和深化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的高度重视。这究竟是一项怎样的制度?遍布浙江每一个行政村的农村工作指导员,在基层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为什么会有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

21世纪初期,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发展,虽然浙江“三农”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遇到了不少先发问题,例如社会矛盾多、农民增收难、基层组织建设薄弱等。

在这些问题中,基层组织建设薄弱的情况尤为突出。《习近平在浙江》记载,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指出,这些矛盾、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权责不一,“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权力小而责任重;二是压力较大,上有组织的压力,下有群众的压力;三是条件艰苦,“三农”问题是党的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天下第一难事,而农村的基层干部工作、生活条件都不是很好。

面对这些难题,浙江的解题思路是,想方设法推动党委、政府工作重心下沉,加强基层特别是农村的工作力量。推行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正是这样一种尝试。

2004年3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建立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的通知》,省派首批100名农村工作指导员,直奔当时被认为情况最复杂的100个村子。市、县、乡三级也很快选派了3.8万名机关干部成为驻村指导员。由此,浙江实现了村村都有农村工作指导员。

20年来,这一制度不断迭代完善。仅省级层面就7次发文、7次召开会议深化推进,不断推动这项工作走深走实,使之成为我省加强农村党建、促进乡村发展、密切党群关系、培养优秀干部的重要抓手、重大工程。

比较直观的,是选派农村工作指导员的单位不断扩容。一开始,农村工作指导员清一色来自机关单位;到2012年,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加入其中,农村工作指导员的人选也从党政干部拓展到专业人才;2019年,国有企业、公立医院也开始了选派。

就这样,农村工作指导员队伍不断壮大。20年间,浙江各级共选派超过46万名农村工作指导员,成为乡村振兴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农村工作指导员在村里干些什么?

这里有一些数据:截至目前,全省各级农村工作指导员累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32.5万起,撰写调研报告30.2万篇,帮助修订完善村级组织制度9.7万个,累计争取各类帮扶资金160多亿元……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农村工作指导员在农村有着多重身份,既是群众信访调解员,又是村情民意调研员,同时还有着政策法规辅导员、富民强村服务员、组织建设督导员等“身份”。

能够身兼多职,必然是精兵强将。组织部门在选派农村工作指导员时,专门选择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的优秀干部职工。有时还会考虑到工作经验或是个人特长,有农村工作经验或涉农专业技术特长,懂现代农业、乡村旅游、文化创意、建设规划、乡村运营的优先。

放到全省范围,地区差异性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类型多种多样,每个村需要农村工作指导员干的重点工作各有侧重。比如有的村党组织软弱,需要党务能手;有的村矛盾问题突出,需要善于治理的干部;还有的村资源丰富,需要产业专家……

因此,农村工作指导员的派驻出现一个趋势,更加注重个人能力、派出单位职能与派驻村需求的匹配。如党群部门重点派驻党组织软弱后进村、经济部门重点派驻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政法部门重点派驻情况复杂村、涉农科技部门重点派驻产业村。

不断提升派驻精准性,释放出一个信号。一个单位派出去一个人,事实上架起了一座联系派出单位和派驻地合作交流的桥梁。整个单位都会想办法,把适合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整合到基层,帮助乡村更好发展。

所以说,农村工作指导员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整个团队的协同作战。

像省国资委派驻帮扶的缙云县胡源乡,除了农村工作指导员所在的蛟坑村,乡里的其他7个村,同样受到来自省直部门的关注。国资委机关的相关处室党支部、下属的省属企业,纷纷来到这里结对帮扶。

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把力量下沉到基层,集聚起更多力量和资源,更好地助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

农村工作指导员要干的事很多,要当好却不容易。

如何当好农村工作指导员?在29日的座谈会上,3位农村工作指导员代表谈了体会和感悟。

仙居县政协副主席张新建,是一位驻村12年的农村工作指导员。他让我们感受到的,是爱农村、爱农民的情怀。

早在2011年,当时在台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的张新建,就主动报名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接下来的7年间,他沉在派驻的仙居县溪港乡金竹溪村,一边“厚着脸皮、磨破嘴皮、跑破脚皮”争取乡村建设资金,一边“上山头、下田头、到灶头”,成了村民的“自家人”。

正因为结下深厚友谊,当地村民连续4次写请愿书、按红指印挽留他;离开村子近5年,村民们还时常把他挂在嘴边。

结束了金竹溪村的派驻,张新建又成了埠头镇振兴村的农村工作指导员。在这里,他依然扑下身子用情干,再次赢得村民的信赖。很多村民情不自禁地说,“老张,我们不去外面了,回来跟你干”。

相比张新建,在会上发言的另一位指导员徐浩,更注重发挥专业优势和单位的整体优势。

来自浙江传媒学院的徐浩,派驻的是平阳县新联村,这里是平阳黄汤茶的发源地。如何让“平阳黄汤”成为村民的致富茶?徐浩的办法之一,是做好“包装”。

经他穿针引线,新联村与浙江传媒学院合作建成平阳黄汤非遗体验馆、茶文化传播研究基地,把“平阳黄汤”打造成了“非遗品牌”,同时还办起平阳黄汤茶旅文化节、平阳黄汤茶诗词大会等文化宣传活动,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从20万元增长到120万元。新联村从一个茶叶“产区”变成了共富“景区”。

为民办实事自然也是他们的重点工作。杭州市人大事务服务保障中心管理六级职员王暨平,在会上讲了一个解决村民急难愁盼问题的故事。

2021年12月,派驻到淳安县临岐镇叶家畈村的王暨平,第一次参加村民代表大会,就被村民“开炮”:村里供水管网年久失修、漏水严重,因资金没着落拖了好多年,村民们意见很大。

管网改造迫在眉睫。王暨平一边与村两委研究对策,一边多方奔走争取各级支持,在市人大协调推动和水利部门帮助下,改造项目很快启动,解决了困扰多年的用水难题,村民们开始视王暨平为“自家人”,工作局面一下子打开了。

从设计之初,农村工作指导员就承担着“扎根农村、走进群众、了解民意”的重要人物,着力解决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仅推动了乡村发展,也架起了干部和群众间的“连心桥”。

随着这一制度进一步迭代升级,相信会有更多农村工作指导员在农村改革转型、美丽乡村建设、联系服务群众等工作中大显身手。

【来源:潮新闻  作者:记者 陆乐  编辑:吴阳杰】
  • 时政
  • 经济
  • 城建
  • 文化
  • 民生
  • 墅评

新闻网站: 人民网 新华网 杭州网 都市快报在线 浙江在线 上城 下城 西湖 江干 滨江 萧山 余杭 富阳 临安 建德 桐庐 千岛湖

政府门户网: 杭州市政府 上城区 江干区 下城区 西湖区 拱墅区 高新(滨江) 萧山区 余杭区 富阳市 临安市 桐庐 建德市 淳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