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新闻热线:   0571-88255213

“课本封面”爆火的启示
2024-03-18 21:26:03 来源:浙江宣传
分享到:

“要不是急着赶路,语文应该是最美的科目”“一不小心拍到了课本封面,有‘亿点点’美”“读万卷书,归宿还是行万里路”……最近,“一不小心拍到课本封面”在全网刷屏,网友们争相“一不小心”晒图,各地文旅部门也是瞄准热点“上大分”,狠狠斩获一波流量。

当万里河山被框入小小封面,一帧帧美景仿佛多了一份书卷气。有人直言,这便是最好的文旅融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课本封面凭啥这么火?这又为文旅推介带来哪些启示?

image.png

美景“上封面”是一种创意,并不是校园里使用的课本封面,但经过网友或文旅部门的二次创作,它们有了更多打开方式。

主打一个适配度。楷体“语文”两个大字,加上拼音“YU WEN”,配上家乡的美景和柔美的BGM,从云涛雪浪、白雁云烟,转场至朦胧晨曦、绯红落日,原来最极致的中式美学,就藏在这本“会动”的语文书里。除了语文课本,其他学科也不遑多让。比如,古代遗址被制成历史课本封面,充满线条张力的地标建筑一跃成为数学课本封面,甚至物理、化学、生物等课本也一一有了契合学科特点的“新皮肤”,堪称适配度拉满。

刷的就是形式感。当“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庐山、“珠帘暮卷西山雨”的滕王阁、“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被框进课本封面,再佐以或激越、或雄浑、或空灵的音乐,自制的课本封面,不仅如诗如画,也可听可感。甚至有一些网友,索性一口气出了全套教材,把对家乡的理解、城市的热爱,化作具有满满形式感的短视频。

引发一波“回忆杀”。“这就是我的家乡啊”“每一帧家乡特写都值得‘上封面’”。动起来的封面,有没有突如其来击中你的内心?课本封面仿佛成为共情的纽带,让快速滑过的手指短暂停留,感受那“片刻对齐的颗粒度”。熟悉的风景、熟悉的视频,一装进课本封面里,仿佛便有了淡淡的怀旧情愫、有了厚重的历史感、有了磅礴的家国情。

image.png

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曾在《地方营销》一书中说:“所有的城市都在为资源和‘眼球’而竞争。”当下文旅推介卷出了新高度,各地都在找寻出圈密码,课本封面为什么能爆火并吸引跟拍无数?

情绪传播。当人们在社交平台上看到这些封面时,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时光之门”,课本记忆与家乡的美好瞬间重叠。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滕王阁,晴川历历、芳草萋萋的黄鹤楼,这些刻在我们脑海里的文字,被装入山川美景的课本封面重新唤醒,令人回味。语文课本带来的中国式浪漫,让网友直呼:“如果当时我懂得这份美,语文会是我最优的科目。”

还有,远去的校园记忆,也随着课本再上心头,带来感慨。正因为课本封面陪伴我们长大,所以一看到熟悉的封面设计,便被快速吸引了注意力,这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二次传播。

网络融梗。社交平台的融梗是掀起这一波热潮的重要力量。这次融梗的源头来自于一些摄影爱好者用于分享的作品以及一些网络热点事件,随着开学季的“助攻”,这些封面再次被翻出,并被延展到更多学科,除了风景版,还有比如“狂飙版”社会课本等梗图封面,也让话题越来越热。不得不说,这届年轻人是懂得二创的,自制课本封面便是一种新表达。

文旅造势。课本封面戳中了人们对家乡、对祖国美景的热爱,其地理标志和文化符号成为一种新的旅游推介方式,也成为各地文旅“开卷”的新赛道。有网友说,以后有机会,还要跟着课本里的景色去打卡,寻回曾经憧憬的“诗和远方”。其实,“跟着课本去旅游”早已是常规旅游产品,每年寒暑假不少家长都会带孩子奔赴全国各地。各地文旅部门忙着制作封面,不仅是一次品牌宣传,还有可能成为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所以这股风便“一不小心”刮遍了全国。

image.png

一个个被网友“爆改”的课本封面视频模板,让祖国各地的风景浪漫而灵动起来,创造了一种“适配度满分”的新风尚。它的爆火带给我们一些启示。对此,笔者想到三句话。

内卷千回,不如走心一次。在竞争激烈的文旅市场中,真情实感的穿透力往往比“花式内卷”更能打动人心。“课本封面”视频之所以能够深深击中民众的心,是因为它触动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共鸣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联想到之前出圈的城市,淄博情真意切的动车广播、“尔滨”那充满爱意的一句“小土豆”,无不因其真实、质朴的情感表达而感动游客。课本封面的爆火,启示各地文旅部门用更直击人心、更富情感共鸣的方式来推介自己的城市和文化。

沿着旧地图,不如寻找新大陆。为了吸引游客、留住游客,除了贴心周到的旅游服务和公开透明的消费环境之外,还需要有“出圈”的辨识度。在融媒时代,文旅推介不再是简单的砸广告、拍视频,而是善于用技术做出新意、为城市立好人设。

像“课本封面”视频模板,用创新的思维和技术手段,将地域特色与现代短视频传播手段结合,从而打造出耳目一新的体验。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比如河南现象级节目“中国节日”系列,首创“网剧+网综”,通过媒体融合创新,让全国甚至全球看到了河南之美。

等风来,不如追风去。课本封面的走红,事后能找到客观因素,但爆火是悄然而至。这也告诉我们,在文旅推介大潮中,你或许永远押不中下一个风口,所以不如主动去追寻风口、创造风口。比如,“尔滨”爆火的背后,就是因为当地早早做好了谋划和准备并且不断出新,花大力气全民“宠客”,最终才接住“泼天的富贵”。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模仿虽能将成功经验快速复制,但不一定服水土。靠文旅产品自身的吸引力和文旅服务过硬的质量,创造属于自己的风口,热度才有望转变为持续发展的动能。

形式各异的课本封面蕴含着中国人特有的浪漫诗意与家国情怀,似乎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温暖记忆与心灵触动。封面背后的无限风景,正等待着更多人去追寻、去感受、去创造。

【来源:浙江宣传  作者:嘉轩  编辑:汪浩】
  • 时政
  • 经济
  • 城建
  • 文化
  • 民生
  • 墅评

新闻网站: 人民网 新华网 杭州网 都市快报在线 浙江在线 上城 下城 西湖 江干 滨江 萧山 余杭 富阳 临安 建德 桐庐 千岛湖

政府门户网: 杭州市政府 上城区 江干区 下城区 西湖区 拱墅区 高新(滨江) 萧山区 余杭区 富阳市 临安市 桐庐 建德市 淳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