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新闻热线: 0571-88255213
设为首页 |
新闻热线: 0571-88255213
浙江宣传消息 乘杭州地铁5号线至良睦路站,出地铁再步行几百米,藏着一个江南小镇。
在City Walk爱好者看来,这里是热门宝藏小镇,装着老仓前味道。而在许多在小镇里创业的“镇民”看来,这是“梦想开始的地方”,梦想在小镇插上翅膀,然后飞到无垠的天空,正如小镇的名字——梦想小镇。
不久前,梦想小镇度过了十周岁生日。十年间,梦想小镇何以成就梦想?
一
年轻人创业,向来充满不确定性。启动资金少、创业经验少、社会认可度低,都是他们不可回避的难题。年轻人的梦想,需要一个孕育、孵化的环境。
2015年3月28日,“梦想小镇”在余杭塘河畔应运而生,目标是“成为天下有创业梦想的年轻人起步的摇篮,让梦想变成财富,梦想成真”。
开园当天,80家企业成为小镇第一批“镇民”。从一开始,小镇就给出了实打实的支持,包括举办创业先锋营、评选金钥匙项目和在场地租金、创业融资等方面给予优惠,等等。
邓建波和他的“青团社”就是那时被吸引过来的。这位已两次创业的探索者,当时徘徊在再创业的边缘。他带着4人团队入驻“梦想小镇”,如今企业已成为行业的独角兽,平台注册用户达8600万,累计服务10亿人次。
小镇深知,初创企业就像一株幼苗,仅靠一腔热血是成不了大树的,专业又敬业的“园丁”必不可少。因此,小镇引入了孵化器以及一些专业中介服务机构。多年来,他们与小镇一道搭建起阳光雨露的生长系统,为创业梦想提供定制化的滋养。
有创业者说,梦想小镇如一枚硬币——一面是浓郁的诗意,另一面是飞驰的创新。十年来,梦想小镇的“进化密码”或许就在于:既能沉淀江南小镇的东方韵味,又能汇聚全球创新的前沿脉动,抓住时代机遇,培育长期价值。
现在,梦想小镇已然成为一片创新创业的热土,累计集聚创业项目3608个、创业人才超2.7万名,累计培育独角兽与准独角兽企业2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5家。
曾经,余杭仓前粮仓保管员们创造了全国首批“四无粮仓”,所谓“四无”指的是“无虫害、无霉变、无鼠雀、无事故”,成为全国学习的典型。余杭四无粮仓陈列馆,就在梦想小镇附近。有90后创业者如此形容:“以前这里存储着生命的种子,现在孕育着创新的种子。”
二
梦想小镇为什么洋溢着创新活力?
笔者在走访中,听到有外籍创业者用三个词给出了答案:美、人和化学反应。
“美”,指的是小镇环境之优美,不像一个创业园区,更像是景区。
梦想小镇没有高楼大厦,目之所及是清一色的低层江南建筑。漫步小镇,春天邂逅一畦油菜花,秋天收获一片水稻,转角遇见章太炎故居,还能与金色长廊、创意市集撞个满怀。潮流与古朴在这里相映成趣。
2017年,来自加拿大的Nikk一眼就相中了小镇,他不仅工作在小镇,也生活在小镇附近。小镇“进能坐拥城市配套、出则尽享田园气息”的舒适同样让另一位“镇民”深有感触:“从来没有人如此关心我们码农的工作环境。”
“人”,指的是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管委会工作人员,不像是一个管理者,更像是伙伴。
十年前,梦想小镇就喊出“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的口号。这句口号还有后半句——“到这里,让创业变得容易,让创业不再孤单;在这里,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梦想小镇不仅给予初创企业资金、场地上的支持,还打造培育机制,比如定期举办行业主题沙龙、配备创业导师团,助力企业成长。小镇的14条“治理公约”不是小镇管理方自己制定的,而是由“镇民”投票选出的,这也成为大家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
“化学反应”,指的是向上的创业氛围,大家不是各自为战,更像是战友。
在采访中,一些“镇民”都讲到一些相似的细节,比如,Rokid灵伴科技创始人祝铭明说他与其他科技公司时常聚餐;邓建波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和其他创业者交流创业方向、企业运营经验以及技术难题……
那些走出小镇的上市企业、独角兽们,从未将这里视为人生的一站,而是永远的精神原乡。有人带着经验回来担任创业导师,有人将研发中心留在小镇,还有人将研发中心迁回故地。在他们看来,走得再远,梦想小镇永远是梦开始的地方。
三
梦想小镇十年的实践,其实是杭州创新创造的一个缩影。它所形成的小镇机制、小镇生态,让我们看到了创新何以可能,也让我们相信它将继续促进创新、孵化梦想。有三句话,或可作为梦想小镇的注脚。
“与其追风口,不如造风口。”这座规划面积仅3平方公里的小镇,用温馨的环境和服务培育了一个个小企业,而这些小企业不少发展成为互联网行业中具有风向标效应的存在。随着越来越多的创客入驻,可以想象,梦想小镇将成为更多更大梦想的培育场,一些代表未来、引领未来的创新力量会继续从这里走出。
当前,梦想小镇已形成互联网创业的多元生态,未来还会选择具有战略意义的细分领域进行重点突破,同时放大视野,吸引更多上下游配套企业集群,打通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路径。前不久,以“追梦向未来”为主题的梦想小镇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未来科学π开幕式举行,在活动现场,“梦想小镇未来科学π”正式启航,一系列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专项支持举措发布,2025年首批金钥匙项目和新一批孵化器入驻,2025天使梦想基金及余杭区AI生态产业基金两个基金启动……
“相比于移栽大树,更喜欢孕育种子。”在梦想小镇,每一个项目都会被当作种子在孵化。比如,初创企业可以得到从零租金办公空间、专项创业基金到全链条的孵化机制。“这里很宽容,愿意让我们都试一试。”这是小镇“镇民”经常说的一句话。小镇“镇民”不会因一次失败而熄灭创新之火,而是在不断试验的过程中找到最适合的那条路,并持之以恒地走下去。
除了“人才+资本+孵化”的完整创业链条外,梦想小镇还在探索打造“成果试行区”,为创新产品走向产业化和市场化提供助力。未来,小镇会是更多“种子”发芽的土壤。比如打造垂直细分领域的“创新微集群”,既保持互联网创业生态的多样性,又在量子计算、脑机接口、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领域培育“新物种”,努力实现从“孵化企业”到“培育产业”的跃迁。
“谁拥抱年轻,谁就拥有未来。”有人说,小镇的成功,关键在于它吸引了一批潜力无限的年轻人扎根于此。数以万计的年轻人,怀揣着梦想而来,为小镇输送着新鲜活力。小镇与年轻人之间,没有“帮扶与被帮扶”的俯仰姿态,只有并肩作战的默契,共赴梦想、彼此成就。
敢于“试一把”的年轻人,还在纷纷涌入梦想小镇。2024年,仅通过小镇“创业先锋营”路演评审落户的项目就有111个、创业者有1100余名。在孵化器里、在公寓一楼大厅里,许多年轻人在热烈地讨论、碰撞着,他们想要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站在十周年的新起点上,作为浙江特色小镇的模范生,梦想小镇还在继续追梦,而我们每个人也能从梦想小镇看见创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