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新闻热线: 0571-88255213
设为首页 |
新闻热线: 0571-88255213
央视新闻客户端讯 1948年,匈牙利心理学家纳吉曾对二战后378名3至10岁儿童进行了心理学实验。她只问了一个问题:“什么是死亡?”结果发现,5岁以下儿童完全无法理解“死亡”的概念,认为只是“去睡觉了”。如今,这一幕似乎以另一种方式在重演。
这个女孩名叫芙拉·拉哈姆,今年4岁。当她从加沙一家医院醒来时,表现得异常平静。拉哈姆并不知道,除了自己和祖母,一家中的其余14口人都在以色列的空袭中丧命。
在战火中,生命总是异常脆弱。而本周,已持续40多天的巴以冲突终于达成临时停火协议,暂时让人能舒一口气。但艰难的停火背后,仍然存在变数。
11月24日,是西方的“黑色星期五”,也就是狂欢的“大采购日”。但今年全球的焦点却集中在中东。
当天晚上,从以色列哈特泽里姆空军基地起飞的直升机降落在佩塔提克瓦市的施耐德儿童医疗中心里。机上载有部分被哈马斯释放的人员。
根据协议,哈马斯先把扣押人员交给红十字会,然后在埃及的配合下,由红十字会经加沙地带和埃及之间的拉法口岸,转交给以色列国防军。
据美联社报道,按照停火协议,哈马斯第一批释放13名以色列人,其中包括4名儿童。而未包括进停火协议中的10名被扣押的泰国人和1名菲律宾人也同时被释放。
作为停火协议的一部分,以色列相应释放了39名被关押的巴勒斯坦囚犯,包括24名妇女和15名儿童。
11月24日,巴勒斯坦方面被以色列扣押的人员则乘坐巴士从奥弗监狱抵达贝图尼亚检查站。
总台记者 赵兵:我现在是在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地区,我身后不远的位置就是以色列的奥弗军事监狱。那么这些巴勒斯坦人在被以军释放之后也是通过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转运给巴勒斯坦方面,并且是直接通过我身后不远处的一个以军军事检查站进入到巴勒斯坦控制的城镇贝图尼亚,在那里他们分别被其家属接走。
获释巴勒斯坦人员进入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后受到热烈欢迎。
莱斯·奥斯曼:我现在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感谢真主。监狱中的情况非常困难,我无法真正说清有多艰难。
就在此前的11月22日,哈马斯发言人马祖克在多哈接受卡塔尔半岛电视台采访时强调:“当我们宣布达成停火协议时,我们的手指仍然扣在扳机上。”
据报道,出生于加沙的哈马斯高级领导人哈尼亚目前正在卡塔尔,本月初,哈尼亚曾突访重要的支持者伊朗,这被看作是准备谈判的信号。
而卡塔尔则在达成此次停火协议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卡塔尔的乌代德美军基地,是美国中央司令部的中东指挥中枢。卡塔尔又是世界第三大天然气储备国,排名前两位的俄罗斯和伊朗都保持不错的关系。与此同时,卡塔尔没有与以色列建交,这使得卡塔尔在各方之间具有灵活性,在地理上又正好夹在沙特与伊朗中间,成为中东地区贸易和人员往来的“中转站”。
2020年2月,美国与塔利班在多哈签署和平协议时,卡塔尔扮演了“居中协调人”角色。
2023年11月22日凌晨,以色列内阁以35票同意、3票反对的投票结果,批准通过了与哈马斯交换扣押人员的协议。
以色列《国土报》披露,此次哈马斯将在四天临时停火协议期间释放30名以色列儿童和20名妇女。
以色列被扣押人员穆西的侄子 努里:就像过山车,你看到人员交换协议达成,就希望她在获释名单上。如果名单上没有她,我相信我们会崩溃。然后我们需要再次振作起来,继续我们正在做的活动,以确保她将在下一次交换中被释放。
英国广播公司则透露了以色列有望释放的300名巴勒斯坦人“大名单”,其中包括123名符合联合国定义的儿童,以及33名妇女。
据以色列非营利机构“哈默克德”统计,目前以色列监狱管理局共关押了6704名巴勒斯坦“安全”囚犯,而10月份之前,这一数字是5192人。
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囚犯事务负责人 费尔斯:在战争期间,释放一些囚犯非常重要。该协议可能预示着战争总体氛围开始发生改变,这将是一个转折点。眼前的事实可以向以方证明,想要达成目标武力不是最佳选择,坐在谈判桌前是更好的选择,也能为双方带来更有实际的收获,这比他们在战场上能得到的更多。
据报道,以色列在4天停火期间将释放150名被关押的巴勒斯坦妇女和儿童。
半岛电视台注意到,300人“大名单”中包括一名已服刑8年多的女囚德韦亚特。
德韦亚特没有在24日释放的人员中。
2015年,这名18岁的约旦河西岸伯利恒大学学生,在东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村庄苏尔巴赫尔,在返回自己家路上,因用“私藏小刀”谋杀一名以色列定居者未遂,而被判处16年监禁,创下刑期纪录。据报道,有目击者称受害人当时曾“骚扰”德韦亚特,而德韦亚特在被以色列安全部队逮捕半小时前已身中四弹,生命垂危。
根据协议,这次“人道主义临时停火”将持续4天。而在这4天内,每天将有12名至13名哈马斯扣押的以色列人员获释。
《耶路撒冷邮报》透露,根据协议,4天的停火期还可以继续延长。之后,以色列和哈马斯将继续按照大致3比1的比例释放各自扣押人员。
而哈马斯每多释放10名扣押人员,停火期可延长1天。
因此,经过多次延期和交换后,以色列公布的300人“大名单”有望全部获释。
加沙南部流离失所的民众 穆罕默德:我们听说了将停火四天的消息,我们很高兴,当然很高兴。但愿上天保佑实现永久休战,而不仅仅是4天。因为人们遭受了太多苦难,并且仍在遭受苦难。
据报道,10月7日哈马斯突袭以色列境内的“阿克萨洪水”行动中,大约有237人被扣押,但并非全部都被哈马斯扣押。有些被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关押,而另一些则可能被其他团体或个人关押。
哈里法大学公共政策教授 巴拉卡特:我认为停火将持续下去,被扣押人员将被安全释放。对妇女和儿童的释放将会提高以色列方面的预期,有希望释放余下的被扣押人员。
媒体注意到,在公布停火协议前,被扣押人员中已有4人获释,包括两名美国妇女和两名以色列妇女。
根据协议,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南部的“空中交通”暂停4天。
总台记者 魏然:因为哈马斯方面担心以军的无人机会对加沙地带进行侦察和搜集情报。此前,以军对于加沙北部的空袭和轰炸就没有停止过。
哈马斯发布声明称,接下来每天会有4辆燃料卡车、200辆援助物资卡车进入加沙。
巴勒斯坦红新月会供应和设备主任 穆罕默德·阿布·阿塔:从今天(24日)早上开始(到24日中午)我们已经收到了大约80辆卡车。但我们可以说,我们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不在于卡车的数量,而在于接收这些卡车的能力。
据巴以双方公布的数据,截至当地时间11月23日晚,本轮冲突已导致巴以双方超1.62万人死亡。
与此同时,联合国机构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加沙地带流离失所人数已超170万。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曾表示,“暂停战斗不是停止战争”。
不过,外界仍对这份临时停火协议抱有极大期待。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该协议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
为促成停火,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媒体注意到,11月20日,一支由阿拉伯、伊斯兰国家联合组成的代表团曾经对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进行了密集访问。
由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领衔的代表团第一站就到了北京。
而中国正是本月安理会轮值主席国。
纽约大学中东和伊斯兰研究副教授凯沙瓦齐安认为,这表现出相关国家对中国的信任。
事实上,要求停火止战的呼声早已响彻世界。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 张军:我们敦促以色列尽快解除对加沙的封锁,全面恢复水、电、燃油等基础物资供应。我们呼吁紧急开辟更多通往加沙的救援通道,充分利用包括凯雷姆沙洛姆在内的过境点,确保充足的人道物资从各个方向无阻碍、高效率进入加沙。中方支持安理会在第2712号决议基础上就此问题采取进一步行动。
11月21日,经过新一轮扩员后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巴以问题特别视频峰会召开,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国家为推动解决巴以问题发出正义之声、和平之声,引人关注。
媒体注意到,在历次冲突中倾向于偏袒以色列的西方国家态度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11月23日,身穿防弹衣的英国外交大臣卡梅伦出现在加沙地带边境附近的贝埃里基布兹。
就在前一天,卡梅伦在伦敦兰开斯特宫会见了包括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官员在内的阿拉伯-伊斯兰国家代表团。在伦敦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国际关系教授惠瑟姆看来,与沙特关系不错的卡梅伦预计会采取“更加和解的语气”来处理巴以问题。英国《天空新闻》也认为,卡梅伦重返政坛有可能“重置”英国的中东政策。
11月22日,应阿联酋和马耳他要求,在中方主持下,联合国安理会再就加沙地带局势举行公开会。
联合国妇女署执行主任巴胡斯在通报情况时表示,加沙地带女性在本轮冲突前已经处于极为困难的处境,过去47天每小时就有2位母亲身亡。
联合国妇女署执行主任 巴胡斯:每天有180名妇女在分娩时,没有水、没有止痛药、没有剖腹产麻药、保温箱没有电、没有医疗用品。然而她们还得继续照顾孩子、病人、老人。她们用污染的水冲奶粉。她们自己挨饿,为的是能让孩子多活一天,在严重拥挤的避难所中承受多重风险,她们的生命安全和尊严都被剥夺了。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执行主任拉塞尔表示,大量儿童需要得到人道主义救援。
有报道称超过5300名巴勒斯坦儿童在过去一个多月中丧生,每天高达115人死亡。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执行主任 拉塞尔:加沙地带是世界上对儿童而言最危险的地方。
此前的11月20日,是联合国“世界儿童日”。“点亮儿童未来”是今年的主题,这使得在加沙实施“人道主义停火”的呼声愈发迫切。
联合国秘书长 古特雷斯:新闻界的女士们、先生们,加沙正在成为儿童的墓地。据报道,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男孩和女孩被杀或受伤。
同样引起国际关注的还有医院的患者。
11月22日,世界卫生组织在巴勒斯坦红新月会的配合下,将151名重症患者从加沙北部的希法医院转移到南部的欧洲加沙医院和拉法的奈贾尔医院。之前的11月19日,曾从希法医院转出了31名早产婴儿。
目前,大约还有100名病人和医护人员留守在希法医院。
巴勒斯坦红新月会发言人表示,以方不允许把燃料运进医院。燃料只能用于外部供水和卫生设施。希法医院的水源来自海水淡化和供水管道,但都已被关闭。
11月23日,希法医院的院长萨勒米亚以及一名医生和两名护士被以军逮捕。
此前,希法医院一直是以军重点袭击对象,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作“死亡地带”。
以军声称在医院地下10米处,发现一条有55米长的所谓哈马斯建造的“地下军事指挥中心”。
伊拉德 以军上校:如你所见,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隧道。这里还有他们可以在这里待很长时间的房间,他们在这里有一个厨房,他们这里有浴室,他们有一个配有空调的房间,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在这里待上很长一段时间,保护自己。
对此,院方和哈马斯都予以否认。《纽约时报》也认为,除了两个厕所和一个水槽外,看不出“结论性证据”。
以色列前总理巴拉克也表示,所谓“隧道是哈马斯修建的”说法不实。
CNN主持人:你怎么看,你们政府和军队力图证明希法医院是地下作战指挥中心。
以色列前总理 巴拉克:一直以来众所周知,希法医院的地下掩体是由以色列工程师建造的,它们有可能被用作哈马斯的指挥点。
CNN主持人:你刚刚提到(地道)由以色列工程师建造,这是口误吗?
以色列前总理 巴拉克:不,数十年前是我们在管理(占领)这片地区,所以我们建造了它们(地道)。那已经几十年了,可能有40年了。我们帮助他们(巴勒斯坦人)建造了地道,为了尽可能利用空间,方便医院在面积狭小的地方运转。
CNN主持人:好的,这有点令我意外。
美国中央情报局前官员保罗·皮拉尔对此指出,以色列声称希法医院是“指挥中心”的说法是在努力寻找“冒烟的枪”,与美国当年对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指控如出一辙。
希法医院,字面意思是“治愈之家”。这里的妇产科尤为有名。
事实上,就在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前,加沙地带的孕妇们就面临严峻形势。
当地医生 萨利姆:即使在正常情况下,加沙的妇产科也处于24小时紧张状态。由于加沙地带整体的生活环境,大多数病例都是高危妊娠。
很多时候,医疗用品的严重短缺,迫使医生做出艰难的决定。
当地医生 萨利姆:有时候我们只能不使用麻药,有些人只能接受局部麻醉。借着产妇陷入麻醉状态这一小会的时间,我们就趁这个时间争分夺秒地进行手术,手术条件非常艰难。
持续不断的轰炸导致孕妇高度焦虑,大大加剧了流产的概率。有些时候,医生在接生时,要挽救垂死挣扎的母亲,还得治疗重伤的婴儿。
加沙希法医院主任医师 谢哈特:她们怀着孕,同时子宫破裂、肠子破裂,这些伤口是猛烈轰炸造成的。
在“生”与死的折磨下,持久的身体和心理创伤将影响几代人。
加沙希法医院主任医师 谢哈特:我经历过四场(加沙)冲突,这是第五场,此前我没有遭遇过如此艰难的战争。这场战争对儿童和人们的心理健康产生的恶劣影响将持续长达20年,甚至30年。我想说的是,我们作为成年人都不堪重负,那么正在经历战争和轰炸的孩子们呢。这场战争是一场没有底线的灾难。
也正因为如此,停火后如何对加沙进行人道主义援助,成为难题。
总台加沙报道员 奥萨马:我们在希法医院的社区和街道上,如利马尔大街、瓦赫达大街以及纳赛尔大街附近看到很多民众的尸体,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场景。加沙城被大规模地破坏,至少50%到60%的建筑全部或部分被毁,只剩少数建筑仍保持原样。
在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前法律顾问布托看来,尽管暂时取得了艰难的停火,但也孕育着新的危机。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前法律顾问 布托:以色列军队将继续留在加沙地带,他们已经明确,巴勒斯坦人不能回到加沙北部,这实际上意味着“种族隔离”,我们并没有解决根本性问题。
出生在加沙的巴勒斯坦前高级领导人达赫兰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曾提到以色列“国母”梅厄夫人的一种观点:只有当上一代逐渐老去,下一代对仇恨逐渐淡忘时,巴以冲突才能得到解决。
但不幸的是,如今巴以暴力循环不断重复,而年轻人间的仇恨越来越强烈。
也正因为如此,国际社会期待临时停火能持续下去,但是要想实现真正的停火止战,还需要国际社会采取负责任的行动,沿着“两国方案”,推动重启和谈进程,公正解决巴勒斯坦问题,最终实现中东地区的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