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新闻热线:   0571-88255213

日本研究揭示可逆性婴儿肝衰竭发病机制
2024-01-01 08:43:10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新华社东京12月31日电 日本一个研究团队日前报告说,可逆性婴儿肝衰竭发病与线粒体内一种酶MTU1的基因突变导致其活性下降有关。新发现有望帮助研发治疗这种疑难病的新药。

据日本东北大学、熊本大学、筑波大学日前联合发布的新闻公报,可逆性婴儿肝衰竭是一种以重度肝功能低下为主要症状的罕见小儿疾病,一般在出生后不久发病,可致死亡。此前已有研究显示,这种疾病与线粒体内的转运核糖核酸(tRNA)硫化修饰酶MTU1的基因突变有关,但分子水平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本项研究分析了此前报告过的与可逆性婴儿肝衰竭有关的17种MTU1基因突变。研究人员先让正常细胞的MTU1基因停止表达,再将与可逆性婴儿肝衰竭有关的17种MTU1基因突变分别导入细胞,培育出17种MTU1基因变异型细胞,然后逐一研究这些基因变异细胞内MTU1对线粒体tRNA硫化修饰的催化活性,以及变异MTU1基因合成酶的量。

研究发现,与正常细胞相比,拥有变异MTU1基因的细胞内,这种酶对线粒体tRNA硫化修饰的催化活性急剧下降,这种酶的合成量也明显下降。

根据上述发现,研究人员认为,变异MTU1基因合成的酶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仍保留了活性,但由于整体上活性与合成量下降,导致这种酶不能高效地对线粒体tRNA的硫化修饰进行催化,进一步导致线粒体内蛋白质翻译水平和能量代谢低下,最终引起可逆性婴儿肝衰竭。

相关论文近日已发表在英国《核酸研究》杂志上。

【来源:新华社  作者:记者 钱铮  编辑:李佳萌】
  • 时政
  • 经济
  • 城建
  • 文化
  • 民生
  • 墅评

新闻网站: 人民网 新华网 杭州网 都市快报在线 浙江在线 上城 下城 西湖 江干 滨江 萧山 余杭 富阳 临安 建德 桐庐 千岛湖

政府门户网: 杭州市政府 上城区 江干区 下城区 西湖区 拱墅区 高新(滨江) 萧山区 余杭区 富阳市 临安市 桐庐 建德市 淳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