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新闻热线: 0571-88255213
设为首页 |
新闻热线: 0571-88255213
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世界百强创新集群排行榜。杭州位居第13名,相比去年上升1位,超越南京、武汉,跃居中国集群第4位。
深圳-香港-广州集群跃居榜首
杭州、北京唯二同时上榜两个全球前25
创新集群,是国家创新体系跳动的心脏。这些枢纽将顶尖高校、研究人员、发明家、风险资本家和研发公司联合起来,共同推动突破性创意的发展。
每年,全球创新指数(GII)都会对全球前100个创新集群进行排名,就像寻找城市中最繁华的商圈,不是看地图上的区划,而是看哪里发明者和科学作者最多。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权威全球科技集群排名,就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世界百强创新集群排行榜”。
今年,中国有2个集群(深圳-香港-广州和北京)跻身前5位,25个集群进入全球百强,仍是拥有世界上最多创新集群的经济体,在顶尖创新集群数量上连续三年领先。
特别是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今年首次超越日本的“东京-横滨”,跃居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榜首,成为全球第一大创新集群。
杭州,此前已连续3年居全球科技集群第14位,今年不仅排名上升1位,同时还连同北京成为唯二同时出现全球前25大创新集群和全球前25大创新强度最高集群两个排行榜中的中国集群。
从2017年第85位升至2025年第13位,杭州排名连续攀升,这也离不开杭州在知识产权助力创新发展战略上的持续努力。据杭州市市场监管局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年底,全市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2.8万件,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6460.5亿元,占GDP比重30.8%。
全球科技集群怎么评?
今年多了一个新指标
据WIPO介绍,2025年用三项指标界定了全球百强创新集群。第一个指标侧重于已公开专利申请中所列发明人的所在地,第二个指标考虑已发表科技论文中列出的作者。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GII引入第三个指标:风险资本交易地,重新塑造了排名格局。
“风险资本交易地”指标的引入,也让深圳-香港-广州集群反超之前排名第一的东京-横滨集群,登顶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榜首。
杭州历来是风投资本的重镇。2023年2月7日,上海浦东一家酒店里,当华硼中子创始人王盛即将与某城市签订落户协议时,杭州市上城区的13人招商团队带着连夜制定的“政策包”扣响了房门,用3个小时的交流,把华硼中子带回了杭州。
而促成这次会面的,是杭州民营投资资本凯泰资本。华硼中子落户杭州2个月后,超1亿元的天使轮融资敲定,由凯泰资本领投。
这只是风投资本助力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2023年,杭州组建由科创基金、创新基金、并购基金和N只行业专项基金组成、规模超过3000亿元的“3+N”产业基金集群。
为何要引入风险投资交易地指标?WIPO总干事邓鸿森说:“纳入风险资本交易活动,重新校准了我们对创新实力的认知,新结果凸显了哪些集群正在将科学研究转化为经济成果。”
杭州靠什么突围?
有一支强大的 “科技方队”
在激烈的国际城市竞争中,杭州靠什么突围?杭州市科技信息研究院副院长龚勤认为,聚焦平台、企业、人才,是杭州这座创新活力之城在科技创新中不断突破的密码。
钱塘江南岸,位于杭州高新区(滨江)的极弱磁大设施西翼项目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重型机械轰鸣运转,运输车辆往来穿梭,工人们加紧施工。
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极弱磁大设施建成后将为零磁科学原创研究、深空磁探测、高端心脑磁成像装置研发等前沿领域提供原始创新支撑。
目前,杭州已汇聚1家国家实验室、2个大科学装置、33家全国重点实验室、7家浙江省实验室以及众多创新平台,形成了一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科技方队”。
“杭州正加快谋定第三个大科学装置,重点推动原子级制造等项目深化预研,同时争创国家实验室基地,大力支持创新能力突出的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更多全国和全省重点实验室,让科创‘硬核’力量持续领跑。”杭州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依托于这些科创平台,重大原创成果也不断迸发:之江实验室参与研发的神经拟态类脑计算机“悟空”问世;杭州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发布多项国际领先的脑科学图谱成果……
企业是主体,人才是关键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原创技术的策源地、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
今年一个有意思的数据是,在创新密度最高的集群这一指标中,福建宁德位居全球第四,而专利合作条约(PCT)申请量全球第一,申请人为宁德时代,由此可见企业对创新的重要性。
今年初,“杭州六小龙”火爆出圈,为杭州创新活力写下了鲜活注脚。
游戏科学推出的首款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热销;宇树科技的机器狗亮相春晚引发热议;深度求索的开源大模DeepSeek-R1震撼AI界;云深处科技的四足机器人翻山越岭惊艳行业;群核科技的可交互三维数据能力让其领跑空间智能赛道……
此外,从科技集群最关键的指标——发明者和科学作者的分布看:人才是创新的关键。
杭州已连续5年新引进35岁以下大学生每年超35万名,其中2024年新引进40.1万名。去年,杭州还新引进国家级领军人才134名,新认定高层次人才4.1万名,同时连续多年海外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城市第一。
“一以贯之” 的耐心与定力
“人们总想着直接引进六条龙,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在此之前杭州可能已在孵化六万个龙蛋。”在很多浙江大学创业者看来,杭州成功的关键,离不开这种 “一以贯之” 的耐心与定力。
今年的新春第一会,杭州明确提出——让大兴科技、大抓科技、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杭州奋进2025的最强音。前不久召开的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上,杭州出台重磅决定,提出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创新活力之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为了让更多“龙蛋”孵化成“小龙”,杭州一路“呵护”企业成长,“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的承诺,正通过一揽子举措落地生根。
在科技创新这条路上,杭州比很多人想象的要更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