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新闻热线:   0571-88255213

宣伟强|这个世界会好吗?——在纪念胡适逝世61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2023-03-27 09:49:32 来源:
分享到:

从今后,

要那么收果,

先那么栽。

——胡适•沁园春(二十五岁生日自寿)

万里山河,

福满时光。

愿人间美好,

且国泰民安。

61年前的今天,

胡适逝世。

61年悠悠岁月,

历史车轮,

滚滚向前,

走进新世纪,

迈向新时代;

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

中华复兴,有序发展,

共同富裕,社会进步。

农历癸卯年,恰逢第二十届全国民间读书年会,重读胡适系列著作,带您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文脉。阅读胡适,颇有感受,愿以一得之心寄文学,且将感怀思绪赠文友。

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胡适是一位失败的胜利者。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胡适无疑是一位胜利的懦弱者。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者,完成了一场现代化文学革命。胡适的文学创作成就不及鲁迅。假如从倡导自由主义方面评论,胡适有其独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劝君少骂胡适之,功过事业要商量。”


作者书法作品

胡适的自由主义思想,针对的是现代社会,现代文明。时至今日,他的文章,读来毫无违和感。他的观点,能引导我们提出问题。我的个人体会和意见是:明明有一条世界各国先驱者都已经开辟出来的坦途摆在我们面前,而国人偏死抱住自己的一己之私、陈旧观念不放,对这一坦途视而不见或不屑一顾。试问:这其中知识分子究竟扮演了一个怎么样的角色?

自由是空气,民主是食粮。已故著名学者洛地先生(诸暨先贤),是我非常敬仰的前辈尊丈。在他生前,笔者首次拜访他老人家时,就专门抛出一个话题:“五四运动如何能够在北洋政府时期发生?”

洛地先生的回答,大意如下。

五四运动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晚清民初时局动荡,尤其是北洋政府,历任总统、总理、总长们——所谓的各级掌权者,皆是自顾不暇,根本没有闲心讨论如何处置学运危机,对青年学生闹事,不屑一顾!云云。

这,恰好是“自由、民主”应运而生的注释。这,也是今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当代知识分子,多半是“浮生愿作闲散人”,少半是“与己无关,高高挂起”。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缺乏应有的担当。“铁肩担道义”者,谁见了?“辣手著文章”者,则有之。呜呼!在我眼里,这类“著文章”的知识分子,仅仅会写一些不痛不痒的求生活的文章,“为文而造情”罢了。此类文章,既不能改变社会的残酷,也不能稀释傻逼的浓度。什么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就是读书人的代名词。一个读书人只有不靠写文章混饭吃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纯粹的知识分子。

今天假徐志摩纪念馆召开胡适逝世61周年纪念座谈会,想起徐志摩讲过的一段话:“——中国人躺在儒家挖的大坑里几千年爬不上来,读书根本就不是为学习知识,掌握真理或探索宇宙奥秘,读的好点的,参加科举,当个官,做做人上人。读的差的,混口饭吃仅此而已!人与人之间始终学不会平等的相处。……所以,至今仍然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此言极是!

此时此刻,我油然想到太老师梁漱溟先生。梁先生一生不断追求的问题有两个:一是人生问题,人活着为了什么?二是中国问题,也就是中国究竟向何处去。

1918年11月7日,快要过60岁生日的前清民政部员外郎,学者梁济问儿子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

在北京大学当哲学教授的儿子梁漱溟回答说:“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

“能好就好啊!”梁济说罢离开了家。

三天后,梁济在北京积水潭投水自尽,留下万言遗书说:“国性不存,国将不国。必自我一人殉之,而后让国人共和国性乃立国之必要……我之死,非仅眷恋旧也,并将唤起新也。”

“这个世界会好吗?”

答曰:这个世界显然会更美好的!

谢谢!

【来源:  作者:宣伟强  编辑:朱丞南】
  • 时政
  • 经济
  • 城建
  • 文化
  • 民生
  • 墅评

新闻网站: 人民网 新华网 杭州网 都市快报在线 浙江在线 上城 下城 西湖 江干 滨江 萧山 余杭 富阳 临安 建德 桐庐 千岛湖

政府门户网: 杭州市政府 上城区 江干区 下城区 西湖区 拱墅区 高新(滨江) 萧山区 余杭区 富阳市 临安市 桐庐 建德市 淳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