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新闻热线:   0571-88255213

110岁 杭州最长寿老人是临平奶奶项彩凤 最爱黑枣泡黄酒和农村土鸡蛋
2024-03-01 15:17:29 来源:都市快报
分享到:

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一百年不过是惊鸿一瞥。对于人的一生而言,是悠悠岁月的洗礼沉淀,是跌宕起伏的命运交响。

浙江省民政厅最新发布百岁老人三甲榜:温州瑞安市的詹昌成,杭州临平区的项彩凤,衢州江山市的陈美凤,都是110岁。项彩凤,1914年出生,因为前些年一次偶然的跌倒,老人住进了临平一家康复医院,清清爽爽生活至今。

昨天上午,橙柿互动记者来到医院,探访这位期颐老人。

小个子、大嗓门 一大家子人的大家长

阴雨绵绵的杭州,潮湿的空气中散发着丝丝寒意。初见项彩凤老太太时,她正躺在床上盖着被子闭目养神,上身穿着暗红色菊花刺绣外套,显得格外喜庆。

“外婆,都市快报的记者来看你了。”外孙陈金法轻轻摇了摇老太太。

虽然在岁月的侵蚀之下皱纹和斑点爬满了脸颊,头发也是稀稀落落,但老太太依旧耳顺目明,闻言微睁双眼摆了摆手,埋怨道:“不要看了,不要看了……”一扭头发现外孙媳妇手上抱着的重重外孙女,又直勾勾盯着看,随后又指了指眼睛,解释说眼睛有点花,不太看得清了。

一旁的护理阿姨照顾项彩凤一年半了,她告诉记者,老太太思路清楚,听力也很好,精神好的时候讲话中气十足。

“都说和和气气的老人长寿,可我家老太太却不是这样。”陈金法接过话茬,“个子不高但是个性很强的,一句话说得不对喉咙就要响起来,我们一大家子都怕她,不敢和她顶嘴的。”

陈金法今年63岁,出生在临平和睦桥村,由于外公去世得早,在他童年的记忆里,外婆项彩凤就是一家人的大家长,家务做饭一肩挑。

“当时一家人都住在村里的老房子里,父母在生产队,时间到了要出工了,然后她就开始干家务烧饭烧菜了。”陈金法说,“她那时有一个习惯,就是不和你们同桌吃饭的,要等家务事情都干完了,一个人咪点小酒慢慢吃。”

等到陈金法带着一家人搬进楼房,项彩凤已过耄耋之年,却还是闲不下来,承包了大部分家务。一个人风风火火地出门买菜、烧饭,眼不花,耳不聋,身体硬朗,脚下生风,一点毛病也没有,生活完全能自理。偶尔还会去另外两个女儿家住住,一住就是半个月。

“我50岁这一年,老太太已经100岁了,针线还穿得过,还自己会缝。”陈金法的妻子在一旁插话,说起了一件印象深刻的小事,“她还要问我,你几岁啦,线都穿不过?”

健康长寿的秘诀

黑枣泡黄酒、农村土鸡蛋

2018年,去宁波参加战友聚会的陈金法接到了妻子电话,说老太太在平台上被晾衣架绊了一跤,便匆匆往家赶。老太太送到医院,发现骨折了。

“毕竟已经105岁了,医生也怕做手术有风险,只能保守治疗。”陈金法说,“老年人最怕的就是摔跤,当时医生还对我说,老人家这一跤摔了,不乐观地讲,可能只有三四个月的寿命了。”

为了得到更好的医疗照顾,陈金法将外婆送进了康复医院。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老太太除了不能下床走动,身体一切健康,医院医生护士照顾得不错,皮肤也是干干净净的,偶尔有些伤风感冒,吃吃药也就好了。

“阿婆既不抽烟,也不会打牌打麻将,平常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兴趣爱好。”聊起项彩凤健康长寿的原因,陈金法认为,最大原因可能是两个特殊的饮食习惯:“一个是喝黑枣泡黄酒,另一个是吃土鸡蛋。这是她长久以来养成的习惯,尤其是黑枣泡黄酒,我的两个姨娘会轮流泡好给她送来,不会断掉的。后来年纪大了喝得少一些了,但是雷打不动一天两顿,小口小口喝。”

“酒坛子老太太自己会放好的,开始吃饭了就拿出来自己倒,一点都不需要担心。”陈金法的妻子补充道,“她也不挑食,零食、糖果、糕点什么的都愿意吃,两个姨娘都会买好送来。”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朱振辉  编辑:方熹】
  • 时政
  • 经济
  • 城建
  • 文化
  • 民生
  • 墅评

新闻网站: 人民网 新华网 杭州网 都市快报在线 浙江在线 上城 下城 西湖 江干 滨江 萧山 余杭 富阳 临安 建德 桐庐 千岛湖

政府门户网: 杭州市政府 上城区 江干区 下城区 西湖区 拱墅区 高新(滨江) 萧山区 余杭区 富阳市 临安市 桐庐 建德市 淳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