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新闻热线: 0571-88255213
设为首页 |
新闻热线: 0571-88255213
台风“竹节草”昨天先后在浙江舟山朱家尖岛和上海两次登陆。
由于路径偏北,今明两天台风“竹节草”对于杭州的“造雨”能力也明显减弱,预计杭州今天多云到阴,局部有阵雨或雷雨,今天西南风3-4级阵风5-6级,白天最高气温32℃,早晨最低气温24℃。
先是舟山后是上海
“竹节草”昨天两次登陆
让我们再来简单回顾一下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的重生剧本。
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7月23日生成,随后便与今年第7号台风“范斯高”“相爱相杀”,它们产生互旋的同时,也在相互争夺水汽。最终在26日双双减弱为热带低压,被中央气象台停止编号。
正当你以为这就是台风大戏的结局时,“竹节草”来了一个大反转。停编的“竹节草”和原先“范斯高”留在琉球群岛附近的残余环流不断整合增强,最终成功复活。
随后,在副热带高压引导下,重生的“竹节草”开始了它的登陆之旅。昨天(7月30日)4时30分前后,“竹节草”在舟山朱家尖岛登陆,登陆时为热带风暴级,中心附近最大风力9级(2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75百帕;昨天9时,“竹节草”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昨天16时40分前后,“竹节草”又在上海市奉贤区沿海再次登陆,登陆时减弱为热带风暴级,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9级(2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78百帕。
“竹节草”随后以每小时15-20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于昨天晚上移入江苏东南部地区,预计今天晚上移入安徽东部地区,之后徘徊少动,强度逐渐减弱。
“竹节草”带来“列车效应”
继续给华东带来强降雨
台风登陆不等于危险解除。杭州市气象台说,“竹节草”夹在东西两环副高之间,引导气流减弱,因此它北上的速度会非常缓慢,7月31日至8月2日之间可能会在江苏、安徽一带呈现回旋少动的状态,导致华东地区的降水时间长。
同时,对比其他台风,“竹节草”的强度虽然不算太强,水汽却十分充足,降水效率高。由于移速缓慢,它将不断地吸引东南面海上的水汽北上,形成“列车效应”,给华东地区带来连续的强降雨天气。“列车效应”是指一连串的对流云团先后影响同一地方,导致长时间强降水。这种情况类似于列车的不同车厢先后经过同一铁轨。
与稳定云团带来的降雨不同,“列车效应”下的短时强降雨更容易累积产生暴雨或大暴雨。所以哪怕“竹节草”停编后,也不可放松,需注意防范。受“竹节草”影响,今明两天,江苏、安徽、山东等地的台风雨将会持续,部分地区或现大暴雨。
预计今天浙北北部地区阴有阵雨,其中湖州、嘉兴西北部局部大到暴雨;其他地区多云到阴,部分有阵雨或雷雨。今天上午浙北沿海海面和杭州湾水面有7-9级阵风,浙北内陆部分地区有6-8级阵风。对于杭州来说,台风的主要影响时段在昨天白天,今明两天降雨的范围和时间明显缩减,以局部的阵雨、雷雨为主。
相比猛烈的风雨,昨天的气温就要友好许多。在“竹节草”影响下,浙中北清凉一片,像新昌昨天白天的最高气温仅25.7℃,实属凉爽。反观距离台风核心影响区域较远的浙南南部,多地高温冒头,其中瑞安气温最高,35.9℃,瑞安塘下海安36.4℃。
要知道,昨天可是“中伏”开始的第一天,受台风的影响,昨天杭州的最高气温只有29℃,一个气温都没有站上30℃的中伏开局,这样的凉爽能持续多久?随着副热带高压加强,杭州的气温也将逐渐升高,到了下周初,高温经常见的日子又要开始了。
为何“竹节草”像在舟山“迷路”?
登陆朱家尖却在宁波疯狂倒水?
关于台风“竹节草”,可能大家会有一些疑问,比如昨天早晨(4时-8时)台风“竹节草”在舟山走出了曲折的路径,是台风“迷路”了吗?还有网友开玩笑说,“竹节草”这是想把舟山的景点都逛一遍?中央气象台解释,这是因为台风“竹节草”内部有多个小涡旋,中心不断变换,因此导致定位有些飘忽不定、摆动大。
还有人问,在舟山朱家尖登陆的“竹节草”,为何却在宁波疯狂倒水?宁波市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晶晶说,虽然“竹节草”的强度不算强(登陆时为热带风暴级),但是它的水汽很多,环流中心是经过舟山,但它西侧的对流云团出现了一个猛烈的爆发,正好精准覆盖在了宁波上空。而且“竹节草”在舟山附近移动非常缓慢,导致一道道螺旋雨带持续扫过宁波,出现了“列车效应”,降水叠加。
昨天11时前后,“竹节草”穿过舟山群岛,有人在舟山市岱山县上空拍到台风眼区内若隐若现的蓝天。昨天下午上海南部进入台风眼区时,也是天气突然变好,风轻云淡。
什么是“台风眼”,为什么它经过的地方反而天气变好?台风主要包含三方面结构,螺旋雨带区、云墙区和台风眼区,在台风不同位置时面临的天气是不同的。台风眼区受下沉气流控制,可能天气突然变好;螺旋雨带区雨时下时停,随时变化;云墙区是天气最差的地方,云系密集,风大浪急。
台州温岭、温州苍南、舟山普陀、宁波象山
是台风在浙江“最喜欢”的登陆点
每年夏天,浙江都会受到台风影响,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也整理了关于“浙江台风的那些事儿”,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首先是影响浙江的三种台风登陆路径,分别为在浙江登陆;在浙闽边界到厦门之间登陆;在厦门到珠江口之间登陆。
登陆浙江的台风时间跨度大,最早在5月,最晚则延至10月,也就是名副其实的“秋台风”。从1949年到现在,登陆浙江的所有台风里,1956年的12号台风“Wanda”(温黛)是最强的,登陆时中心最大风力为17级,中心最大风速达65米/秒。老一辈人都叫它“八一大台风”,因为它是1956年8月1日在浙江象山登陆。8月3日之后,“Wanda”又北上影响安徽、河南、山西、陕西等地,造成几千人遇难,大量房屋被损坏,是名副其实的“风王”。
从登陆浙江台风所在的月份分布来看(1949年-2025年7月9日),7-9月是浙江的台汛期,其中8月登陆浙江的台风个数最多,强度也最强。台州温岭、温州苍南、舟山普陀、宁波象山是台风在浙江“最喜欢”的登陆点,登陆台风数量均超过6个。近10年(2016年-2025年7月9日)登陆浙江最强的台风为2019年9号台风“利奇马”,最弱为2025年4号台风“丹娜丝”。
昨天“竹节草”二次登陆上海市奉贤区沿海。历史上登陆上海的台风总数相对不多,且多集中于2010年之后。中国天气网统计台风大数据发现,在1951年-2024年间,共有10个台风登陆上海,其中有4个出现在2011年至2020年,3个出现在2021年至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