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新闻热线: 0571-88255213
设为首页 |
新闻热线: 0571-88255213
8月15日,杭州市首张数据产权登记证书在杭州数据交易所颁发,标志着杭州在破解数据要素流通核心难题——权属认定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长期以来,数据权属不清是阻碍流通交易的痛点。作为数字经济先发城市,杭州主动承接国家试点,率先开展数据产权登记试点工作,为数据资源划定了清晰的权属边界。“颁发的证书具有统一编码,相当于为数据发放了‘法定身份证’,未来有望实现全国互认。这不仅有效降低了市场主体间的信任成本,更奠定了后续交易、质押等环节的合规基础。”杭州数据交易所相关负责人介绍,首批共有12家企业完成数据产权登记,涵盖交通、农业、化工、文旅等多个领域。
其中,杭州临安数智城市发展有限公司的数据资产“临安数智停车数据分析API接口”拿到了编号00001的全市首张数据产权登记证书。
凭借这张证书,该公司成功从中国农业银行杭州临安支行获得授信。“我们此次登记了临安区90多个停车场、1万多个停车位的使用数据。完成数据确权后,通过资产评估,获得了农业银行500万元的抵押融资。”企业总经理崔鹏表示,此前企业融资大多依靠实物抵押,数据确权入表让无形的数据转化为可评估、可质押、可融资的“活资产”,对企业资产而言是一种增值。
数据要素的价值释放,关键在于打通其“确权-评估-流通-应用”全生命周期链条。杭州率先提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方案,通过多年培育,已形成数据采集、加工、交易、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此次数据产权登记的落地,为这一生态系统补上了关键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