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新闻热线: 0571-88255213
设为首页 |
新闻热线: 0571-88255213
无人环卫车 西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供图
近日,钱塘区南侧支路的非机动车道上,一辆“大型扫地机器人”早早地就“开工”了——
沿着道路右侧匀速前行,车前四组扫盘高速旋转,把落叶、尘土等精准吸入;遇到行人或障碍物,自动减速、避让;通过路口时,能自动识别红绿灯信号,安全通行。
这是在钱塘区“上岗”的首台无人智能清扫车。
在杭州,科技正在重塑环卫。截至目前,杭州已部署智慧环卫车30辆,新能源环卫车2300多辆。
扫地机器人以后也要“上夜班”
“扫地机器人”身怀多项“黑科技”——
搭载智能驾驶系统和智能作业控制系统,配有2个激光雷达、7个高清摄像头及多个传感器,可实现360度环境感知、厘米级定位和全场景自主决策,无论是自动行驶、避让行人,还是清扫垃圾、清理灰尘,都不在话下。
“这台无人智能清扫车能在雨天、雾霾等恶劣天气条件下稳定运行,大大缓解了人工保洁的压力。”杭州大江东城市设施管养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尤其是最近这种高温天,有了机器人的加入,有效减少了环卫工人在高温环境下的作业时间。”
无人智能清扫车是纯电驱动,每小时能清扫3至5公里路面,覆盖面积约1.2万平方米。
它还是个“细节控”,贴边清扫精度在1厘米左右,即便是人行道边缘等容易被忽略的“死角”区域,也能实现深度清洁。
正式“上岗”之前,这位“扫地机器人”已经在青六路、江东一路、江东二路、青西一路、青西二路及南侧支路等多条主干道和支路累计试运行超过700公里,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目前,无人智能清扫车主要在车流相对较少的早晚高峰间隙开展常态化作业(5:00-7:00、13:00-15:00)。未来,根据运行数据优化调度策略,无人智能清扫车也要“上夜班”,为环卫工人减负。
遇到突然“闯入”的电动车 怎么办?
在天目山路部分道路,也有可能遇见无人环卫车。
目前,西湖区已取得4张无人环卫车测试牌照,分别在天目山路、文一西路、云栖小镇周边等道路试运行,预计今年还将在之江区块部署1辆无人环卫车。
它们灵活地躲开行人和来往的电动车,车前清扫的刷盘转得飞快,把散落的树叶和塑料包装“吃”进肚子里。
走进天目山路机械化车辆站点的无人环卫车安全监控室,电脑屏幕前不断跳动着无人环卫车的实时数据:清扫路线、剩余电量、清扫状态、行驶轨迹……
“它现在正沿着预设路线贴边清扫。”无人环卫车运营工程师张家指着实时画面介绍,“机器人配备了摄像头和激光雷达,可360度无死角实时感知道路及周边环境。”
顺着张家手指的方向,屏幕上一辆辆移动车辆模拟图像清晰可见,通过机身上的摄像头,前后左右的画面也看得一清二楚。
正说着,一辆电动车突然从侧方切入无人环卫车4米左右的安全警戒区,车中感知模块瞬间捕捉到了这个动态障碍物。
“马上就能触发紧急制动。”张家话音未落,画面中的无人环卫车已经稳稳刹停,直到电动车驶离,才恢复作业。
“如果是清扫轨迹里面的障碍物,它会放缓速度,自动绕开。如果是突发情况下遇到的障碍物,它就会立即刹停。”张家说,马路上的隔离栏、路边的石墩、人行道等,都属于原本就存在的静态障碍物。
过了一会儿,实时画面显示无人环卫车来到十字路口,红灯亮起,无人环卫车精准停在白色停止线;等到转弯绿灯亮起,它才启动左转。
“我们大概用了1到2周的时间,教会无人车‘认路’。”张家介绍,“车辆会根据路线信息自主规划路线、自主清扫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