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新闻热线: 0571-88255213
设为首页 |
新闻热线: 0571-88255213
三、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全市人民共享高品质生活
(7)构建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体系
航空:扩容提升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地铁:完成轨道交通三期项目建设,启动实施四期项目。重点项目:推进建设杭州西站、杭州中环、杭淳开高速。5G设施:5G基站乡镇以上地区全覆盖、5G网络重点行政村全覆盖。
(8)优质公共服务,均等可及
美好教育:高水平建设。学前教育:覆盖城乡、优质普惠。校外培训机构:大力规范(详见国办印发的“双减”意见,“大力”两字,信号非常明显,但说的是“规范”,就是允许发展,但不能无序、肆意)。婴幼儿照护:加快建设普惠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多渠道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老年人养老: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全面建立居家社区探访制度,探索建立“养老顾问”机制。(两个形态:普惠型、互助性;两种机制:社区探访、养老顾问)
(9)完善城乡住房保障体系
率先开展职住平衡创新工作。探索研究特定区域购房政策。积极推进共有产权住房建设。(三个政策,杭州正在征求意见。比如“职住平衡”,杭州考虑选择湘湖·三江汇未来城市先行实践区开展试点,优先保障户籍和工作在本区域的居民购房需求)
探索老旧小区“拆改结合”试点,实现加装电梯“能改尽改、愿改就改”。【“拆改结合”相关意见也在征集,根据《关于构建共建共享公共服务体系的专项计划(征求意见稿)》总体原则:自愿有偿,成熟一个实施一个。建设时:允许调整容积率、建筑高度、公建配比等。
简单理解:推倒重建,改造成本需要居民承担(或者部分承担),增加面积要购买。因为有偿,所以要自愿】
(10)构建市域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
逐年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适时调整参保人员缴费档次和补贴标准。提升低保低边医疗、教育、住房、就业救助水平,完善流浪乞讨救助管理体系。
(11)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
大力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确保每个村(社区)具备“六个有”功能,即有卫生健康诊疗服务、有文体活动场所、有老年助餐服务、有便民服务网点、有公共交通服务、有退役军人服务。
四、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12)推进就业更加充分更高质量
探索完善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等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机制。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13)居民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双倍增
全面拓宽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全市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
(14)财政政策调节收入机制更完善
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对困难家庭和个人提供临时救助。更加精准高效直接惠企利民。
(15)大力发展公益慈善事业
打造全市慈善公益平台。支持公益创投、网络众筹等新型公益模式规范发展。开展以“慈善一日捐”等为代表的全民性慈善活动。
五、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建设文明和谐美丽家园
(16)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高水平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之江文化产业带、钱塘江诗路文化带建设。加快建设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杭州博物馆、杭州美术馆、中国印学博物馆、杭州音乐厅、南宋博物院等文化地标性设施。
(17)全力打造“湿地水城·大美杭州”
实施运河山水景观连廊工程,积极申办“园博会”。提升三江两岸人文景观,打造江南园林城市。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成全域“无废城市”。
(18)全面提升平安杭州法治杭州建设水平
完善基层协商民主机制、“民呼我为”长效机制。加强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防护。探索数字孪生机制,率先建成城市智能感知网。